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银纳米线二次生长及电镀增强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 银纳米线二次生长研究第12-18页
        1.2.1 三维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 纳米线树枝状二次生长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3 溶液法生长银纳米线第17-18页
    1.3 基于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2-26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2-23页
        2.1.1 实验材料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2-23页
    2.2 二次生长银纳米线的制备第23页
    2.3 电镀法制备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第23-24页
    2.4 银纳米线及透明导电薄膜的表征第24-26页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4.2 X射线衍射分析第24-25页
        2.4.3 能谱分析仪第25页
        2.4.4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第25页
        2.4.5 原子力显微镜第25-26页
第3章 银纳米线二次生长的研究第26-40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银纳米线负载晶种的研究第26-30页
        3.2.1 反应物种类的影响第27-28页
        3.2.2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第28-30页
    3.3 生长条件对二次生长的影响第30-39页
        3.3.1 硝酸银的量的影响第30-32页
        3.3.2 硝酸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配比的影响第32-34页
        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4-36页
        3.3.4 反应温度的的影响第36-38页
        3.3.5 反应体系的影响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电镀金属对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影响研究第40-59页
    4.1 电镀法消除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接触电阻原理第40-41页
    4.2 电镀镍透明导电薄膜的形貌第41-42页
    4.3 电镀镍透明导电薄膜的成分第42-43页
    4.4 电镀镍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研究第43-47页
        4.4.1 电镀电压的影响第43-44页
        4.4.2 电镀时间的影响第44-46页
        4.4.3 初始方阻值的影响第46-47页
    4.5 电镀银与电镀铜对透明导电薄膜的影响第47-55页
        4.5.1 电镀银透明导电薄膜的微观形貌及成分第48-49页
        4.5.2 电镀银对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4.5.3 电镀铜透明导电薄膜的微观形貌及成分第51-53页
        4.5.4 电镀铜对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4.6 电镀三种不同金属样品的性能对比第55-56页
    4.7 优先镀的研究第56-58页
    4.8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电镀镍透明导电薄膜及其性能研究第59-69页
    5.1 电镀镍对导电层在基底的附着力的影响第59-60页
    5.2 电镀镍透明导电薄膜的表面三维立体形貌第60-62页
    5.3 电镀镍透明导电薄膜的耐温性能第62-65页
    5.4 一些特殊的实验结果第65-68页
        5.4.1 二次生长中获得的特殊形貌第65-66页
        5.4.2 电镀过程中的获得的特殊形貌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增强TZ3Y20A复合材料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匹配的结构位移与应变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