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2.1 无形资产及其特点概述 | 第13页 |
2.2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及纳税调整办法 | 第13-17页 |
2.2.1 转移定价 | 第13-14页 |
2.2.2 转移定价原则 | 第14-15页 |
2.2.3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调整方法 | 第15-17页 |
第3章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案例分析 | 第17-28页 |
3.1 案例背景 | 第17-20页 |
3.1.1 外商来华投资现状 | 第17-18页 |
3.1.2 公司背景 | 第18页 |
3.1.3 业务模式 | 第18-19页 |
3.1.4 财务状况 | 第19-20页 |
3.2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反避税情况分析 | 第20-28页 |
3.2.1 特许权使用费 | 第20-21页 |
3.2.2 独立交易原则的运用及疑点分析 | 第21-25页 |
3.2.3 纳税调整 | 第25-28页 |
第4章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税收管理中的问题 | 第28-32页 |
4.1 集团总利润分配不合理,使其成为避税工具 | 第28-29页 |
4.2 独立交易原则的运用存在漏洞 | 第29-30页 |
4.3 传统转移定价调整方法不适用 | 第30-31页 |
4.4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调整中税务当局方缺少税收信息 | 第31页 |
4.5 税收征管的成本大 | 第31-32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转移定价税收管理的对策 | 第32-39页 |
5.1 集团利润分配合理化 | 第32-34页 |
5.1.1 强化利润归属分析 | 第32-33页 |
5.1.2 明确“法律所有人”和“经济所有人”概念 | 第33-34页 |
5.1.3 全面分析各环节经济实质 | 第34页 |
5.2 提高可比信息可获得性 | 第34-35页 |
5.2.1 购买无形资产数据库 | 第34-35页 |
5.2.2 建立无形资产交易协议数据库 | 第35页 |
5.3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调整方法需规范化 | 第35-36页 |
5.4 加强国际上税务信息的交流 | 第36页 |
5.5 降低反避税成本,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 第36-38页 |
5.5.1 提高预约定价安排和成本分摊协议的利用率 | 第36-37页 |
5.5.2 对不合理无形资产转移定价行为应处罚 | 第37页 |
5.5.3 培养税收管理专业团队 | 第37-38页 |
5.6 应考虑中国市场要素的贡献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