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三维地形显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三维地形显示技术研究平台的搭建 | 第17-27页 |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7-21页 |
2.1.1 各嵌入式系统比较 | 第17-18页 |
2.1.2 Android系统简介 | 第18-21页 |
2.2 嵌入式三维图形库 | 第21-25页 |
2.2.1 嵌入式三维图形库的对比 | 第21-22页 |
2.2.2 OpenGL ES三维渲染管线 | 第22-25页 |
2.3 开发环境搭建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基于OpenGL ES的真实感三维地形建模 | 第27-42页 |
3.1 三维地形数据的投影变换、视口变换、模型变换和视图变换 | 第27-33页 |
3.1.1 投影变换 | 第27-29页 |
3.1.2 视口变换 | 第29页 |
3.1.3 模型变换 | 第29-32页 |
3.1.4 视图变换 | 第32-33页 |
3.2 地形数据的导入 | 第33-35页 |
3.2.1 地形数据文件的获取 | 第33-34页 |
3.2.2 CSV文件的数据读取 | 第34-35页 |
3.2.3 数据导入工具类的实现 | 第35页 |
3.3 三维地形的绘制 | 第35-40页 |
3.3.1 三维地形绘制模式 | 第36-37页 |
3.3.2 线框模式地形绘制的实现 | 第37-38页 |
3.3.3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大范围地形实时绘制的实现和优化 | 第42-61页 |
4.1 大范围地形实时绘制方式 | 第42-44页 |
4.1.1 LOD技术 | 第42-44页 |
4.1.2 ROAM算法 | 第44页 |
4.2 基于块的ROAM算法的实现 | 第44-52页 |
4.2.1 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实现 | 第44-46页 |
4.2.2 分割判据的设计 | 第46-47页 |
4.2.3 基于块ROAM算法的逻辑设计 | 第47-49页 |
4.2.4 地形场景类的设计和实现 | 第49-50页 |
4.2.5 地形块类的设计和实现 | 第50-51页 |
4.2.6 算法实现及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4.3 地形裂缝的消除 | 第52-56页 |
4.3.1 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 第52-53页 |
4.3.2 裂缝消除的三种方式 | 第53-54页 |
4.3.3 强制分割的实现及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4.4 视野边界锯齿的消除 | 第56-59页 |
4.4.1 锯齿产生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4.4.2 锯齿消除方法及实验结果 | 第57-59页 |
4.5 基于视觉特点的优化 | 第59-60页 |
4.5.1 人类视觉特点分析 | 第59页 |
4.5.2 基于视觉特点的判据设计 | 第59-60页 |
4.5.3 实验结果 | 第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移动端地形漫游应用的设计和实现 | 第61-73页 |
5.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61-62页 |
5.2 总体设计 | 第62-64页 |
5.2.1 UI设计 | 第62-63页 |
5.2.2 功能模块设计 | 第63-64页 |
5.3 地形绘制模块的实现 | 第64-67页 |
5.3.1 纹理映射 | 第64-66页 |
5.3.2 真实感背景的实现 | 第66-67页 |
5.4 地形漫游模块的实现 | 第67-70页 |
5.4.1 点击控制 | 第67-69页 |
5.4.2 触摸控制 | 第69-70页 |
5.5 位置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70-72页 |
5.5.1 位置信息的获取 | 第70-71页 |
5.5.2 位置信息的显示 | 第7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6.1 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