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城镇化的基本定义 | 第8页 |
1.1.2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简介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山东省现阶段发展现状说明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城市竞争力理论简介 | 第15-18页 |
2.1 使用城市竞争力理论分析的原因 | 第15页 |
2.2 城市竞争力基本介绍 | 第15-16页 |
2.3 城市竞争力指标确定的原则与指标体系要求 | 第16页 |
2.4 基于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构造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方法综述 | 第18-27页 |
3.1 主成分分析 | 第18-22页 |
3.1.1 主成分分析法的推导 | 第18-19页 |
3.1.2 主成分的性质 | 第19-21页 |
3.1.3 主成分的求解 | 第21-22页 |
3.2 聚类分析 | 第22-27页 |
3.2.1 距离的定义 | 第22-23页 |
3.2.2 常用距离 | 第23页 |
3.2.3 系统聚类法 | 第23-25页 |
3.2.4 类个数的确定 | 第25-26页 |
3.2.5 K-means聚类算法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地级市城市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 第27-56页 |
4.1 指标选取 | 第27-28页 |
4.2 数据预处理 | 第28-29页 |
4.3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山东省地级市综合发展分析 | 第29-32页 |
4.3.1 聚类分析的处理结果 | 第29-31页 |
4.3.2 聚类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4.4 基于主成分方法对山东省的地级市综合实力分析 | 第32-42页 |
4.5 对于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发展的预测 | 第42-56页 |
4.5.1 城镇化率的定义 | 第42页 |
4.5.2 基于诺瑟姆曲线对山东省城镇化率的拟合 | 第42-45页 |
4.5.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城镇化率的拟合 | 第45-47页 |
4.5.4 基于非参数回归对城镇化率的拟合 | 第47-53页 |
4.5.5 三种拟合方法对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预测对比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对于今后山东省的城市发展提出的意见 | 第56-58页 |
5.1 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山东省城市建设一体化 | 第56页 |
5.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区域性产业协调发展 | 第56-57页 |
5.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口城镇化发展 | 第57页 |
5.4 构建新型生态城镇化和人文城镇化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