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技术创新和设备创新管理理论概述 | 第13-22页 |
2.1 设备创新及管理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1 设备创新及管理的含义 | 第13页 |
2.1.2 设备创新的类型 | 第13-14页 |
2.2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2.2.1 创新理论 | 第14-15页 |
2.2.2 技术创新的含义研究 | 第15-16页 |
2.2.3 评价创新的指标研究 | 第16页 |
2.2.4 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页 |
2.2.5 创新模式选择的研究 | 第16-17页 |
2.3 国内技术创新与设备管理创新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3.1 关于创新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2.3.2 创新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2.3.3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页 |
2.3.4 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8-19页 |
2.3.5 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6 烟草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Gf烟厂设备创新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3.1 Gf烟厂简介 | 第22-26页 |
3.1.1 Gf烟厂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1.2 Gf烟厂设备创新状况及设备构成 | 第23-24页 |
3.1.3 Gf烟厂设备创新的特点 | 第24-26页 |
3.2 Gf烟厂设备创新管理的现状 | 第26-28页 |
3.2.1 设备创新活动组织方式管理 | 第26页 |
3.2.2 设备创新规章制度的管理 | 第26-27页 |
3.2.3 设备创新资源的配置管理 | 第27页 |
3.2.4 设备创新过程管理 | 第27-28页 |
3.2.5 设备创新成果评价推广管理 | 第28页 |
3.3 Gf烟厂设备创新管理中的问题 | 第28-31页 |
3.3.1 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和分层指导、监督 | 第28-29页 |
3.3.2 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 第29页 |
3.3.3 未对创新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 | 第29-30页 |
3.3.4 研发投入不足 | 第30页 |
3.3.5 未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30-31页 |
3.4 Gf烟厂设备创新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3.4.1 创新意识淡薄 | 第31页 |
3.4.2 创新文化贫乏 | 第31-32页 |
3.4.3 创新机制不完善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梗丝加料机热风滤网内部清洗装置的研制”案例分析 | 第34-45页 |
4.1 梗丝加料机热风滤网内部清洗装置基本情况简介 | 第34-35页 |
4.2 梗丝加料机热风滤网内部清洗装置创新管理过程 | 第35-40页 |
4.2.1 评估创新项目 | 第35页 |
4.2.2 组建创新团队 | 第35-36页 |
4.2.3 规范过程管理 | 第36-39页 |
4.2.4 注重成果的检验和推广运用 | 第39-40页 |
4.3 梗丝加料机热风滤网内部清洗装置创新的启示 | 第40-44页 |
4.3.1 技术成果的实用性是进行设备创新的首要前提 | 第40-41页 |
4.3.2 规范的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有力促进目标的实现 | 第41页 |
4.3.3 选拔技术人才组建高效运作的团队 | 第41-42页 |
4.3.4 注重与知识产权管理相结合 | 第42-43页 |
4.3.5 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开展实操培训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提高Gf烟厂设备创新管理能力的措施 | 第45-51页 |
5.1 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 第45-46页 |
5.2 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 | 第46页 |
5.3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 第46-47页 |
5.4 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 第47-48页 |
5.5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48-49页 |
5.6 运用信息手段管理创新 | 第4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