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rtex-A9的物联网网关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物联网网关相关技术及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5页 |
| 2.1 嵌入式系统技术 | 第14页 |
| 2.2 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 | 第14-15页 |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第15-19页 |
| 2.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 第15-16页 |
| 2.3.2 ZigBee技术原理 | 第16-17页 |
| 2.3.3 ZigBee网络结构 | 第17-19页 |
| 2.4 物联网网关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4页 |
| 2.4.1 物联网网关概述 | 第19-21页 |
| 2.4.2 物联网网关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 2.4.3 物联网网关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物联网网关的硬件设计 | 第25-35页 |
| 3.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 | 第25-26页 |
| 3.2 网关系统硬件平台 | 第26-32页 |
| 3.2.1 电源模块 | 第26-28页 |
| 3.2.2 复位模块 | 第28页 |
| 3.2.3 以太网接口模块 | 第28-30页 |
| 3.2.4 RS232串口模块 | 第30-31页 |
| 3.2.5 USB2.0 接口模块 | 第31-32页 |
| 3.2.6 SD卡接口模块 | 第32页 |
| 3.3 USB摄像头模块 | 第32-33页 |
| 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模块 | 第33-34页 |
| 3.5 GSM短信模块 | 第3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嵌入式Linux系统的实现 | 第35-44页 |
| 4.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 第35-36页 |
| 4.2 服务器配置 | 第36-38页 |
| 4.2.1 TFTP服务器配置 | 第36-37页 |
| 4.2.2 NFS服务器配置 | 第37-38页 |
| 4.3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 第38-41页 |
| 4.3.1 U-boot的制作和移植 | 第38-39页 |
| 4.3.2 Linux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第39-40页 |
| 4.3.3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40-41页 |
| 4.4 数据库SQLite3的实现 | 第41-43页 |
| 4.4.1 SQLite3的移植 | 第42页 |
| 4.4.2 SQLite3的函数与SQL语句 | 第42-4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物联网网关软件设计 | 第44-54页 |
| 5.1 USB摄像头程序接口设计 | 第44-47页 |
| 5.1.1 jpeg库移植 | 第45页 |
| 5.1.2 V4L2视频采集程序 | 第45-47页 |
| 5.2 ZigBee传感网络软件设计 | 第47-49页 |
| 5.2.1 ZigBee协议角色的定义 | 第47页 |
| 5.2.2 ZigBee协议的格式 | 第47-48页 |
| 5.2.3 ZigBee协议内容 | 第48页 |
| 5.2.4 工作流程分析 | 第48-49页 |
| 5.3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 第49-52页 |
| 5.3.1 HTTP协议 | 第49-50页 |
| 5.3.2 BOA服务器的配置和移植 | 第50-52页 |
| 5.4 GSM短信功能的实现 | 第52-53页 |
| 5.4.1 AT指令 | 第52-53页 |
| 5.4.2 PUD模式编码规则 | 第5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4-58页 |
| 6.1 WEB服务器测试 | 第54-56页 |
| 6.2 GSM短信功能测试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