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望水白×Alondras RIL群体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小麦赤霉病抗性相关EST定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第10-13页
   ·亲本的选择第11页
   ·作图群体的类型第11页
   ·作图群体的数目和大小第11-12页
   ·分子标记类型第12-13页
   ·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程序第13页
 2 小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3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第14-17页
   ·QTL作图原理第14-15页
   ·QTL作图方法第15-17页
     ·单标记作图法第15页
     ·区间作图法第15-16页
     ·复合区间作图法第16页
     ·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第16-17页
     ·Bayesian方法第17页
 4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7-22页
   ·抗扩展QTL第17-20页
   ·抗侵染QTL第20-22页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24-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8页
   ·研究材料第24页
   ·赤霉菌菌株第24页
   ·引物来源第24-25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5-26页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第26页
   ·PCR产物检测第26-27页
   ·连锁图谱构建第27页
   ·赤霉病抗性鉴定第27-28页
     ·单花滴注接种法第27-28页
     ·喷雾接种法第28页
     ·田间自然发病第28页
   ·QTL分析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51页
   ·RIL群体分布分析第28-29页
   ·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的筛选第29-32页
   ·RIL群体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第32-35页
   ·分子标记在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第35-38页
   ·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第38-42页
   ·RIL群体赤霉病抗性QTL定位第42-46页
   ·赤霉病抗性相关EST定位第46-51页
 3 讨论第51-60页
   ·作图群体及分子标记第51-52页
   ·作图群体标记偏分离的遗传原因第52-53页
   ·赤霉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和标准第53-54页
   ·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定位结果比较第54-60页
全文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第70-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代谢QTL定位与代谢网络构建
下一篇:百萨偃麦草染色体1J和5J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