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海洋法论文

公海上的登临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一、公海与公海上实施登临的基础问题第9-15页
    (一) 公海的概念和法律地位第9-11页
        1、公海的界定第9页
        2、公海的法律地位第9-10页
        3、专属经济区航行飞越自由的公海属性第10-11页
    (二) 登临权的主要内容第11-15页
        1、登临权的概念及性质第11-12页
        2、实施登临的主体第12页
        3、登临的对象第12-14页
        4、实施登临的步骤第14页
        5、实施登临的事项第14-15页
二、公海上实施登临的法理依据第15-20页
    (一) 国家在公海的权益第15-16页
        1、非船旗国本国利益和公海自由第15-16页
        2、全人类共同的利益第16页
    (二) 公海上的管辖权第16-20页
        1、普遍性管辖权第17-18页
        2、保护性管辖权第18页
        3、国际条约的规定或国家间合作的授权性管辖第18-19页
        4、其他具有普遍管辖因素的公海管制第19-20页
三、公海上实施登临的具体理由第20-29页
    (一) 《公约》第110条的规定第20-23页
        1、军舰在公海上登临外国船舶的五项事由第20-21页
        2、条约权利和协议第21页
        3、“非有合理根据不得登临”之理解第21-23页
    (二) 其他事由第23-29页
        1、违法类事由第23-25页
        2、主要犯罪类事由第25-29页
四、公海上登临的实现第29-34页
    (一) 登临的目的第29-30页
        1、采取后续措施第29页
        2、执行有效法律第29-30页
    (二) 登临的程序规则第30-34页
        1、表明登临的意图第30-31页
        2、准备检查的告知第31页
        3、通过武力压迫使其停船第31-32页
        4、登船第32页
        5、检查船舶文书第32-33页
        6、拿捕第33页
        7、审慎义务第33-34页
五、实施登临之后的处置第34-41页
    (一) 登临之后采取的措施第34-38页
        1、登临涉嫌从事海盗行为的船舶的后续措施第34-35页
        2、登临涉嫌从事奴隶贩卖的船舶的后续措施第35页
        3、登临涉嫌非法广播的船舶后采取的措施第35页
        4、登临滥用国旗的船舶后采取的措施第35页
        5、登临涉嫌无国籍船舶后采取的措施第35-36页
        6、登临违反公海渔业保护的船舶后采取的措施第36页
        7、登临造成公海污染事故的船舶后采取的措施第36-37页
        8、登临涉嫌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的船舶后采取的措施第37-38页
    (二) 发生不当登临后的责任承担第38-41页
        1、不正当行为与造成损害或损失的认定第38-39页
        2、责任承担第39-41页
六、我国公海上登临制度的完善第41-46页
    (一) 我国公海上登临制度的现状与问题第41-43页
        1、国内关于公海登临制度的立法不足第41页
        2、国内法与国际法衔接不足第41-42页
        3、在公海实施登临的执法主体不明确第42页
        4、在公海实施登临的执法程序不具体第42页
        5、国际合作机制不健全第42-43页
    (二) 我国公海上登临制度的完善建议第43-46页
        1、完善我国公海登临制度的立法第43页
        2、促进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第43-44页
        3、明确实施登临的执法主体第44页
        4、明确实施登临的执法程序第44页
        5、加强国际合作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简介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备行为实行化法教义学反思与重构--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下一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60条第3款“适当顾及”义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