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

基于多种监测手段的深部采场开挖围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深井高应力开挖体围岩损伤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围岩损伤监测手段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实验技术原理简介第17-27页
    2.1 声发射实时监测系统原理第17-21页
        2.1.1 声发射技术概念第17页
        2.1.2 声发射监测仪器第17-18页
        2.1.3 声发射参数及分析第18-21页
        2.1.4 声发射源定位第21页
    2.2 数字全景钻孔摄像技术第21-23页
        2.2.1 数字全景钻孔摄像技术概述第21-22页
        2.2.2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结构第22-23页
        2.2.3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技术优点第23页
    2.3 RSM-SY5钻孔超声单孔波速测试技术第23-24页
        2.3.1 钻孔波速测试概述第23页
        2.3.2 单孔测试原理第23-24页
    2.4 多点位移计技术第24-25页
        2.4.1 多点位移计概述第24页
        2.4.2 仪器构造和工作原理第24-25页
    2.5 测斜仪技术原理第25-26页
        2.5.1 测斜仪概述第25页
        2.5.2 测斜仪测试原理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深部采场实验监测方案第27-39页
    3.1 红透山铜矿概况及实验采场三维模型第27-30页
        3.1.1 红透山铜矿概况第27-30页
        3.1.2 实验采场概况及三维模型第30页
    3.2 实验目的及意义第30-31页
    3.3 测试内容及实验设备第31-33页
        3.3.1 测试内容及选择依据第31页
        3.3.2 实验设备选择第31-33页
    3.4 实验钻孔及声发射传感器布置方案第33-36页
        3.4.1 实验钻孔布置方案第33-36页
        3.4.2 声发射传感器布置第36页
    3.5 设备安装及AE系统运行维护第36-38页
        3.5.1 设备安装第36-37页
        3.5.2 AE系统运行及维护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采场开挖扰动声发射活动规律第39-53页
    4.1 井下声发射数据采集第39-45页
        4.1.1 井下声发射噪音分类及特征第39-40页
        4.1.2 声发射采集参数设置第40-41页
        4.1.3 声发射波速测定第41-45页
    4.2 采场开挖扰动声发射活动特征第45-49页
        4.2.1 采场矿体开挖过程第45-46页
        4.2.2 声发射随开挖作业活动特征第46-49页
    4.3 集中爆破后声发射活动演化规律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开挖过程围岩损伤演化规律第53-69页
    5.1 基于多点位移计监测的开挖损伤规律第53-58页
        5.1.1 爆破开挖过程各测点变形规律第53-56页
        5.1.2 爆破开挖影响范围研究第56-57页
        5.1.3 集中爆破落矿后各测点变形规律第57-58页
    5.2 基于测斜仪顶板数据变形分析第58-59页
    5.3 基于声波测速围岩损伤演化规律特征第59-62页
        5.3.1 基于声波测速损伤区特征第60-62页
        5.3.2 围岩损伤区划定及波速量化指标第62页
    5.4 开挖损伤区形成与演化过程的数字钻孔摄像观测与分析第62-66页
        5.4.1 开挖前钻孔区域岩体结构特征第62-63页
        5.4.2 开挖过程损伤区演化特征第63-66页
    5.5 数据综合对比研究第66-67页
        5.5.1 声发射与多点位移计变形对比研究第66页
        5.5.2 声波与钻孔摄像数据对比研究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标准状态条件下CBM爆炸参数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助磨剂对铝土矿粉磨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