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0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稀土纳米成像材料的制备 | 第10-18页 |
1.2.1 稀土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 | 第11-14页 |
1.2.2 稀土纳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 第14-18页 |
1.3 稀土纳米成像材料的研究热点 | 第18-21页 |
1.3.1 近红外稀土纳米成像材料 | 第18-20页 |
1.3.2 多功能稀土纳米成像材料 | 第20-21页 |
1.4 稀土纳米成像材料的应用进展 | 第21-29页 |
1.4.1 体外成像 | 第21-25页 |
1.4.2 体内成像 | 第25-29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1.5.2 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Gd_2O_3: Eu~(3+)纳米棒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0-39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2.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1-32页 |
2.2.3 材料制备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2.3.1 Gd(OH)_3: Eu~(3+)的结构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2.3.2 Gd_2O_3: Eu~(3+)的结构性能分析 | 第34-36页 |
2.3.3 反应温度和体系 pH 值对纳米棒形貌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4 前驱物干燥方法的比较 | 第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La_xGD_(1-x)F_3: Nd~(3+)(x = 0~1)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39-49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3.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40-41页 |
3.2.3 材料制备 | 第41-42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42-48页 |
3.3.1 La/Gd 比对 La_xGd_(1-x)F_3(x = 0~1)纳米晶晶型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La/Gd 比对 La_xGd_(1-x)F_3(x = 0~1)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3 La/Gd 比对 La_xGd_(1-x)F_3: Nd~(3+)(x=0~1)纳米晶荧光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水溶性掺 Nd~(3+)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9-58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4.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50-51页 |
4.2.3 材料制备 | 第51-52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52-57页 |
4.3.1 PEI-La_(0.3)Gd_(0.7)F_3: Nd~(3+)纳米晶及其分散液的性能研究 | 第52-54页 |
4.3.2 不同浓度分散液的光学性能研究 | 第54-55页 |
4.3.3 其它 PEI 修饰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55-56页 |
4.3.4 体系中引入 PEI 的意义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