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吸收式动力循环特性与R245fa工质体系的气液相平衡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10-13页
Contents第13-15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 吸收式动力循环的工质研究状况第18-23页
        1.2.1 吸收式动力循环工质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2 ORC循环工质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4 工质选择方法的研究第22-23页
    1.3 HFCs类工质的气液相平衡研究第23-25页
        1.3.1 HFCs工质相平衡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2 常见的HFCs吸收剂第24-25页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5-28页
第二章 吸收式动力循环HFCs类新工质的选择第28-38页
    2.1 动力工质选择第28-35页
        2.1.1 吸收式动力循环构型与工质分析第28-29页
        2.1.2 动力工质筛选第29-35页
        2.1.3 R245fa工质介绍第35页
    2.2 吸收剂选择第35-36页
    2.3 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R245fa+DMF/DMEDEG/NMP体系的气液相平衡第38-56页
    3.1 实验系统介绍第38-41页
        3.1.1 实验药品第38页
        3.1.2 实验装置第38-40页
        3.1.3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第40-41页
    3.2 实验装置不确定度的计算第41-43页
        3.2.1 温度不确定度计算第41-42页
        3.2.2 压力不确定度计算第42页
        3.2.3 组成分析的不确定度计算第42-43页
    3.3 实验步骤第43-44页
        3.3.1 实验前准备第43页
        3.3.2 实验步骤第43-44页
    3.4 数据拟合第44-51页
        3.4.1 热力学状态方程选择第44页
        3.4.2 NRTL活度系数模型第44-47页
        3.4.3 实验数据拟合第47-51页
    3.5 结果分析讨论第51-55页
    3.6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工质物性与吸收式动力循环特性关联第56-70页
    4.1 吸收式动力循环的构型分析第56-58页
        4.1.1 吸收式动力循环流程描述第56页
        4.1.2 化学热机的概念与子循环耦合第56-58页
    4.2 基于循环耦合的吸收式动力循环效率模型第58-60页
        4.2.1 新的效率模型第58-59页
        4.2.2 数值计算方法第59-60页
    4.3 新效率模型相关的计算机模拟第60-64页
        4.3.1 模拟工质第60页
        4.3.2 模拟基本假定第60-61页
        4.3.3 Rankine热机子循环模拟第61-62页
        4.3.4 化学热机子循环模拟第62-64页
    4.4 模拟结果及讨论第64-69页
        4.4.1 模拟结果第64-66页
        4.4.2 新效率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第66-69页
    4.5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80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0-81页
附件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沫填料旋转填充床微观混合性能研究
下一篇:两级整体泡沫镍填料旋转填充床传质性能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