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柴油机燃烧过程模拟及性能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内燃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现状 | 第10-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18-35页 |
·柴油机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气缸内热力过程计算的基本假设 | 第19-21页 |
·工作介质的特性计算 | 第21-23页 |
·气缸内热力过程计算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23-26页 |
·气缸内各阶段热力过程计算 | 第26-30页 |
·气缸内热力过程计算辅助方程 | 第30-35页 |
第3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51页 |
·AVL BOOST软件的理论研究 | 第35-38页 |
·AVL BOOST软件前处理程序 | 第36页 |
·AVL BOOST软件主要数据参数及后处理 | 第36-38页 |
·发动机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8-51页 |
·建模步骤 | 第39-40页 |
·模型参数的设置 | 第40-48页 |
·模型正确性的验证 | 第48-51页 |
第4章 495柴油机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研究 | 第51-85页 |
·配气相位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51-69页 |
·进气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进气迟闭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排气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58-62页 |
·排气迟闭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配气相位优化后柴油机性能分析 | 第65-69页 |
·进、排气系统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69-75页 |
·进气管路的长度和直径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69-73页 |
·排气管路的长度和直径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73-75页 |
·压缩比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75-79页 |
·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79-83页 |
·参数优化后模拟计算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