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特殊浸润性现象及基本理论 | 第10-11页 |
1.2.1 自然界中的超浸润现象 | 第10页 |
1.2.2 特殊浸润性基础理论 | 第10-11页 |
1.3 油水分离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超亲油-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3.2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设备及原理 | 第19-23页 |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19-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2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第20-23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0-21页 |
2.2.2 X射线衍射仪 | 第21页 |
2.2.3 接触角测量仪 | 第21页 |
2.2.4 压汞仪 | 第21页 |
2.2.5 油水分离实验 | 第21-22页 |
2.2.6 手提式紫外分光分析仪 | 第22-23页 |
第3章 油下超亲水泡沫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3-39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泡沫铜表面纳米线的制备 | 第23-2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8页 |
3.3.1 泡沫铜表面形貌分析 | 第24-27页 |
3.3.2 泡沫铜表面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3.3.3 孔径分布分析 | 第28-29页 |
3.3.4 表面润湿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3.3.5 油下超亲水性能的稳定性测试 | 第31-35页 |
3.3.6 油中水的吸附分离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油下超亲水泡沫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第39-49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油下超亲水泡沫铜材料的制备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4.3.1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4.3.2 表面浸润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3 抗污染性能分析 | 第43-44页 |
4.3.4 油水分离 | 第44-46页 |
4.3.5 分离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油下超亲水/超疏水可逆表面的制备 | 第49-56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超亲水/超疏水智能可逆表面制备 | 第49-50页 |
5.2.1 硅基底纳米结构的构筑 | 第49页 |
5.2.2 智能可逆表面的制备 | 第49-5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5.3.1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5.3.2 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 第51-52页 |
5.3.3 表面浸润性分析 | 第52-54页 |
5.3.4 不同油下表面浸润性测试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