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人工浮式鱼礁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人工浮式鱼礁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人工浮式鱼礁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第15-19页 |
1.3.1 课题研究的思路 | 第15-17页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水槽中音响驯化的机理研究 | 第19-2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黑鲷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页 |
2.3 黑鲷音响驯化试验的研究 | 第19-22页 |
2.3.1 试验方案 | 第19-20页 |
2.3.2 准备阶段 | 第20-21页 |
2.3.3 试验过程 | 第21-22页 |
2.3.4 结果分析 | 第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的总体设计 | 第23-26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的功能设计 | 第23-24页 |
3.3 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的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3.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功能模块设计与优化 | 第26-62页 |
4.1 引言 | 第26页 |
4.2 驯化模块的设计 | 第26-41页 |
4.2.1 声音刺激系统的选型设计 | 第26-28页 |
4.2.2 饵料诱导系统的选型设计 | 第28-37页 |
4.2.3 柔性分级驯化栅系统的设计分析 | 第37-41页 |
4.3 检测模块的设计 | 第41-45页 |
4.3.1 水质监测设备的选型设计 | 第41-42页 |
4.3.2 水下监控系统的设计优化 | 第42-43页 |
4.3.3 检测模块测试试验 | 第43-45页 |
4.4 控制模块的设计与优化 | 第45-47页 |
4.4.1 控制模块选型设计 | 第45-46页 |
4.4.2 KG316T型微电脑时控开关 | 第46-47页 |
4.4.3 控制模块的具体设计 | 第47页 |
4.5 信息交互模块的设计与优化 | 第47-51页 |
4.5.1 数据处理系统的选型设计 | 第47-48页 |
4.5.2 无线通讯系统的选型设计 | 第48-49页 |
4.5.3 北斗定位系统的选型设计 | 第49-51页 |
4.5.4 各系统之间的设计优化 | 第51页 |
4.6 能源供应模块的设计与优化 | 第51-55页 |
4.6.1 储能装置的选择应用 | 第51-52页 |
4.6.2 能源供应的选择与应用 | 第52页 |
4.6.3 太阳能板的参数设计 | 第52-55页 |
4.7 辅助模块的设计与优化 | 第55-60页 |
4.7.1 防沉系统的设计 | 第55-57页 |
4.7.2 锚系系统的设计 | 第57-60页 |
4.8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的机体结构设计与模块集成 | 第62-7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核心控制单元载体设计 | 第62-67页 |
5.2.1 载体的型式选择 | 第62-63页 |
5.2.2 载体结构设计 | 第63页 |
5.2.3 载体重心计算 | 第63-64页 |
5.2.4 载体浮心计算 | 第64-65页 |
5.2.5 载体固有周期计算 | 第65-67页 |
5.3 模块集成设计与优化 | 第67-68页 |
5.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的验证性试验 | 第70-77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驯化试验 | 第70-74页 |
6.2.1 准备工作 | 第70-71页 |
6.2.2 试验过程 | 第71-73页 |
6.2.3 试验结果 | 第73-74页 |
6.3 增值放流试验 | 第74-76页 |
6.3.1 材料与方法 | 第74页 |
6.3.2 放流试验 | 第74-75页 |
6.3.3 试验结果 | 第75-76页 |
6.4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结论 | 第77-78页 |
7.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在校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