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群众自治工作论文

基于利益视角下的村民公共参与研究--以江村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0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缘起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一) 有关公共参与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二) 关于经济发展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研究第12-13页
        (三) 关于利益与公共参与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与不足第14-15页
    四、核心概念说明第15-17页
        (一) 公共参与第15页
        (二) 利益第15-16页
        (三) 共同体、个体化、结合体第16-17页
    五、个案基本情况第17-20页
        (一) 村庄简介第17-18页
        (二) 江村集体经济的演变第18-19页
        (三) 江村村庄治理的变迁第19-20页
第二章 利益凝聚:共同体时期的公共参与第20-26页
    一、公共利益的内聚:发达的集体经济第20-21页
        (一) 乡村工业的传统,村民对集体工厂有感情第20-21页
        (二) 为重建集体工业,村民纷纷公益性参与第21页
    二、利益维护:选出当家人是关键第21-22页
    三、村民依附村集体,管理齐参与第22-26页
        (一) 坚持实行村务公开第23-24页
        (二) 自觉监督,搞好村干部的队伍建设第24-26页
第三章 利益分化:个体化时期的公共参与第26-36页
    一、村干部:可控资源少,“管理”地位削弱第26-28页
    二、私营企业主:“入仕”与“出仕”第28-30页
        (一) 能力导向下,经济精英入主村政第28-29页
        (二) 市场压力下,无暇顾及村庄和政务第29-30页
    三、普通村民:热情渐消退,利益性参与第30-36页
        (一) 个人致富途径增加,利益分配不在村第30-33页
        (二) 对参与的民主预期低,热情不再第33-34页
        (三) 理性的经济人:利益性参与第34-36页
第四章 利益协调:结合体时期的公共参与第36-42页
    一、利益冲突:迁坟征地是个大难题第36-38页
        (一) 文化园初构想:村民很支持第36-37页
        (二) 征地拆迁受阻第37-38页
    二、利益对话:村民联合“抱团式”参与第38-40页
        (一) 村民联合行动第38-39页
        (二) 村干部请“喝茶”第39-40页
    三、利益共享:多方参与促成文化园建立第40-42页
第五章 思考与启示第42-46页
    一、利益是公共参与的本源第42-44页
        (一) 共同体时期:主动式参与第42-43页
        (二) 个体化时期:被动式参与第43-44页
        (三) 结合体时期:互动式参与第44页
    二、从公共参与看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农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电站自吸泵气液混合与分离及性能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