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Summary | 第3-4页 |
缩略词表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植物的耐盐机制 | 第9-12页 |
1.1.1 渗透调节 | 第9-10页 |
1.1.2 离子区隔化 | 第10-11页 |
1.1.3 活性氧的清除 | 第11页 |
1.1.4 光合途径的改变 | 第11页 |
1.1.5 激素与蛋白调节 | 第11-12页 |
1.1.6 植物个体应对盐胁迫的方式 | 第12页 |
1.2 植物耐盐基因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13-14页 |
1.3.1 转录组Denovo测序 | 第14页 |
1.4 新基因全长cDNA克隆策略 | 第14-16页 |
1.4.1 图位克隆 | 第15页 |
1.4.2 电子基因克隆 | 第15页 |
1.4.3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 第15-16页 |
1.5 盐生植物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盐生草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9-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1.4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9-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9页 |
2.2.1 盐生草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21-22页 |
2.2.2 cDNA第一条链的制备 | 第22页 |
2.2.3 3’race模板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4 5’race模板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5 盐生草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4-26页 |
2.2.6 基因的测序及全长序列的拼接 | 第26-29页 |
2.2.7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2.3.1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29-30页 |
2.3.2 盐生草Unigene22136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拼接 | 第30-31页 |
2.3.3 盐生草Unigene 33874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拼接 | 第31-33页 |
2.3.4 盐生草Unigene34165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拼接 | 第33-34页 |
2.3.5 盐生草Cl522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拼接 | 第34-36页 |
2.3.6 盐生草Cl522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43页 |
2.4 讨论 | 第43-45页 |
2.4.1 盐生草Cl5227基因的蛋白功能确定 | 第43-44页 |
2.4.2 实验后期展望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盐生草Cl5227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 第45-5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3.1.3 载体与菌株 | 第45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页 |
3.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3.2.1 盐生草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45-46页 |
3.2.2 cDNA第一条链的制备 | 第46页 |
3.2.3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46页 |
3.2.4 目的基因的回收 | 第46页 |
3.2.5 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 | 第46-47页 |
3.2.6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Cl5227的构建 | 第47-49页 |
3.2.7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 Cl5227的农杆菌转化 | 第49-50页 |
3.2.8 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50-5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3.3.1 盐生草Cl5227基因全长的获得 | 第52-53页 |
3.3.2 中间载体双酶切鉴定 | 第53-54页 |
3.3.3 表达载体pCAMBIA3300-Cl5227的鉴定 | 第54-55页 |
3.3.4 pCAMBIA3300-Cl5227转化农杆菌 | 第55页 |
3.3.5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55-56页 |
3.3.6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56-57页 |
3.4 讨论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