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部门自然地理学论文--地貌学(地形学)论文--黄土地貌学论文

基于沟沿线的黄土高原沟蚀程度评价及分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沟蚀相关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2 沟沿线相关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3 研究小结第20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0-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论文结构第21-22页
第2章 研究基础第22-28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2 实验样区及数据第23-26页
    2.3 研究方法第26-27页
    2.4 技术路线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沟沿线的沟蚀量化指标体系构建第28-56页
    3.1 基于DEM的沟沿线提取第28-32页
        3.1.1 提取原理第29-30页
        3.1.2 提取方法第30-32页
        3.1.3 弱沟蚀区与无沟蚀区处理方法第32页
    3.2 沟蚀量化指标体系构建第32-41页
        3.2.1 形态特征量化指标第34-38页
        3.2.2 地形统计特征量化指标第38-39页
        3.2.3 发育特征量化指标第39-41页
        3.2.4 指标值处理第41页
    3.3 沟蚀量化指标提取的尺度效应第41-56页
        3.3.1 小流域稳定面积第42-43页
        3.3.2 分析窗口尺度的影响第43-50页
        3.3.3 DEM分辨率的影响第50-56页
第4章 黄土高原沟蚀程度空间分异及分区第56-80页
    4.1 典型样区沟蚀特征分析第56-61页
        4.1.1 典型样区基本情况第56-57页
        4.1.2 典型样区沟蚀特征分析第57-61页
    4.2 沟蚀量化指标的空间分异第61-69页
        4.2.1 形态特征量化指标空间分异第61-65页
        4.2.2 地形统计特征量化指标空间分异第65-67页
        4.2.3 发育特征量化指标空间分异第67-69页
    4.3 黄土高原沟蚀程度分区第69-80页
        4.3.1 分类原理第69-70页
        4.3.2 分类指标选取与数据预处理第70-71页
        4.3.3 沟蚀程度分区第71-75页
        4.3.4 分区结果分析第75-80页
第5章 基于黄土模拟小流域的沟蚀过程研究第80-93页
    5.1 常规沟蚀指标的变化特征第81-85页
        5.1.1 常规沟蚀指标提取方法第81-82页
        5.1.2 常规沟蚀指标提取结果分析第82-85页
    5.2 基于沟沿线的沟蚀量化指标变化特征第85-90页
    5.3 基于沟蚀过程的黄土模拟小流域沟谷发育阶段划分第90-9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6.1 结论与创新第93-94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
下一篇:青年创业初期融资渠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