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论文--藏书组织论文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策略研究--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前言第8-23页
    1.1 研究背景第8-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4-2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二章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状况及存在问题第23-29页
    2.1 馆藏民国文献来源第23-24页
    2.2 馆藏民国文献数量及特点第24-27页
        2.2.1 馆藏文献总量大、类型多第24-25页
        2.2.2 馆藏文献种类丰富第25页
        2.2.3 馆藏文献不乏珍品第25-27页
    2.3 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第三章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构建第29-57页
    3.1 构建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必要性第29-32页
        3.1.1 解决有限的保护资源与民国文献数量众多间矛盾的有效手段第29页
        3.1.2 保护珍稀民国文献的基础工作第29-30页
        3.1.3 制定实施保护规则与有效利用制度的依据第30-31页
        3.1.4 提高保护工作效益的重要举措第31-32页
    3.2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理论概述第32-40页
        3.2.1 分级保护理论的依据第32-33页
        3.2.2 分级保护理论的应用第33-39页
        3.2.3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的设想第39-40页
    3.3 构建分级保护体系的原则第40-42页
    3.4 构建分级保护体系的标准第42-49页
        3.4.1 直接入藏标准第42-43页
        3.4.2 稀有度标准第43-44页
        3.4.3 内容标准第44-47页
        3.4.4 外部形态特征标准第47-49页
    3.5 构建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的模型第49-57页
        3.5.1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模型的构建第49-51页
        3.5.2 民国文献分级保护体系模型的内涵第51-57页
第四章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分级保护实现方式第57-75页
    4.1 资金筹划第57-58页
    4.2 库房设计第58-61页
        4.2.1 建筑设计第58页
        4.2.2 温湿度控制第58-59页
        4.2.3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第59-60页
        4.2.4 光照条件控制第60页
        4.2.5 防虫防尘要求第60页
        4.2.6 消防与安防要求第60-61页
    4.3 设备投入第61-64页
        4.3.1 空气调控设备第62页
        4.3.2 文献装具第62-63页
        4.3.3 照明设备第63页
        4.3.4 消防防盗设备第63页
        4.3.5 智能化控制设备第63-64页
    4.4 技术支撑第64-68页
        4.4.1 民国文献的治理第64-66页
        4.4.2 民国文献的修复第66-68页
        4.4.3 民国文献的数字化第68页
    4.5 人员配备第68-70页
        4.5.1 人才培养第69页
        4.5.2 人才制度第69-70页
    4.6 制度规划第70-73页
    4.7 文献整理第73-75页
        4.7.1 复旦图书馆民国文献整理开发情况第73页
        4.7.2 复旦图书馆民国文献整理的建议第73-75页
第五章 结语第75-77页
    5.1 创新之处第75-76页
    5.2 不足之处第76页
    5.3 今后的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88页
    附录1:我国民国文献保存现状调查问卷第83-85页
    附录2:复旦大学图书馆部分馆藏珍稀民国文献参考目录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代河北私家藏书研究--以河北籍藏书家为中心
下一篇:自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大鼠基础上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