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24页 |
1.1.1 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壮大 | 第15-18页 |
1.1.2 品牌传播与管理的日益重要 | 第18-22页 |
1.1.3 移动互联网创新品牌传播与管理 | 第22-24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第24-27页 |
1.2.1 课题研究目标 | 第24-2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0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32-44页 |
2.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界定 | 第32-3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4-39页 |
2.2.1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 第34-37页 |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37-39页 |
2.3 品牌社区研究回顾 | 第39-44页 |
2.3.1 品牌社区概念 | 第39-40页 |
2.3.2 品牌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 第40-42页 |
2.3.3 品牌社区的使用及影响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44-52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44-45页 |
3.2 概念模型 | 第45-47页 |
3.3 研究步骤 | 第47页 |
3.4 量表设计 | 第47-52页 |
第四章 实证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52-69页 |
4.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52-55页 |
4.2 测量问卷中各因子的信度分析 | 第55-59页 |
4.2.1 感知易用性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5-56页 |
4.2.2 感知有用性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6页 |
4.2.3 感知互动性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6-57页 |
4.2.4 在线品牌社区满意度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7页 |
4.2.5 在线品牌社区认同度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7页 |
4.2.6 在线品牌社区忠诚度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7-58页 |
4.2.7 在线品牌社区持续使用意愿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8页 |
4.2.8 品牌依恋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8-59页 |
4.2.9 品牌关系质量因子的信度检测 | 第59页 |
4.3 测量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59-69页 |
4.3.1 内容效度 | 第60页 |
4.3.2 结构效度 | 第60-69页 |
第五章 实证Ⅰ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 第69-87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本章研究框架和提出假设 | 第70-76页 |
5.2.1 提出假设 | 第70-76页 |
5.2.2 本章实证研究模型 | 第76页 |
5.3 研究方法 | 第76-79页 |
5.4 实证结果 | 第79-85页 |
5.4.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检测 | 第79-81页 |
5.4.2 实证研究的假设验证 | 第81-82页 |
5.4.3 备选竞争性模型 | 第82-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实证Ⅱ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感知特征对品牌社区关系的影响 | 第87-105页 |
6.1 引言 | 第87-89页 |
6.2 本章研究框架和提出假设 | 第89-95页 |
6.2.1 提出假设 | 第89-94页 |
6.2.2 本章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94-95页 |
6.3 研究方法 | 第95-96页 |
6.4 研究结果 | 第96-102页 |
6.4.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优度检测 | 第96-98页 |
6.4.2 实证研究的假设验证 | 第98-99页 |
6.4.3 备选竞争性模型 | 第99-10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七章 实证Ⅲ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品牌社区使用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 | 第105-124页 |
7.1 引言 | 第105-106页 |
7.2 本章研究框架和提出假设 | 第106-113页 |
7.2.1 提出假设 | 第106-112页 |
7.2.2 本章实证研究概念模型 | 第112-113页 |
7.3 研究方法 | 第113-114页 |
7.4 研究结果 | 第114-120页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检测 | 第114-117页 |
7.4.2 本章实证研究的假设检验 | 第117-118页 |
7.4.3 备选竞争性模型 | 第118-120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0-124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24-130页 |
8.1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 第124-128页 |
8.1.1 研究结论 | 第124-127页 |
8.1.2 实践启示 | 第127-128页 |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6页 |
附录一 | 第136-140页 |
附录二 | 第140-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学术成果 | 第144-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