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投资者注意力、风险信息披露与IPO超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思路第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0-12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2.1.1 投资者注意力的相关概念第13页
        2.1.2 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第13页
        2.1.3 IPO超募的相关概念第13-14页
    2.2 投资者注意力的文献综述第14-18页
        2.2.1 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因素第14-17页
        2.2.2 投资者注意力与首发新股定价第17-18页
    2.3 风险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第18-21页
        2.3.1 风险信息披露指标的构建第18-19页
        2.3.2 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2.3.3 经济效应第20-21页
    2.4 IPO超募的文献综述第21-22页
    2.5 研究述评第22-24页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24-28页
    3.1 投资者注意力与IPO超募第24-26页
        3.1.1 公众投资者注意力与IPO超募第24-25页
        3.1.2 机构投资者注意力与IPO超募第25-26页
    3.2 投资者注意力、IPO风险信息披露质量与IPO超募第26-28页
        3.2.1 公众投资者注意力、IPO风险信息披露质量与IPO超募第26-27页
        3.2.2 机构投资者注意力、IPO风险信息披露质量与IPO超募第27-28页
4 IPO风险信息披露指数构建第28-36页
    4.1 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的测度第28-29页
    4.2 指标设定与评分第29-32页
        4.2.1 指标设定第29-30页
        4.2.2 指标评分第30-32页
    4.3 我国创业板IPO风险信息披露基本情况第32-36页
        4.3.1 披露内容的趋势分析第32-34页
        4.3.2 披露方式的趋势分析第34页
        4.3.3 风险应对策略的趋势分析第34-35页
        4.3.4 我国IPO风险信息披露情况小结第35-36页
5 实证检验第36-44页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6页
    5.2 变量选取与定义第36-37页
        5.2.1 被解释变量第36页
        5.2.2 解释变量第36-37页
    5.3 模型设计第37页
    5.4 描述性统计第37-39页
    5.5 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5.6 回归结果第41-44页
        5.6.1 基本的回归结果第41-42页
        5.6.2 稳健性检验第42-44页
6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未来研究展望第44-47页
    6.1 研究结论第44页
    6.2 对策建议第44-45页
    6.3 未来研究展望第45-47页
        6.3.1 研究不足第45-46页
        6.3.2 研究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合同诈骗罪、诈骗罪及盗窃罪之间的区别--以高某赊账购物后盗窃欠条案分析
下一篇:CDN-P2P混合流媒体分发系统中用户群分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