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私募股权基金及其监管的理论分析 | 第16-25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内涵 | 第16-19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 | 第16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 | 第16-17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分类 | 第17-19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流程 | 第19-22页 |
·融资阶段 | 第19-20页 |
·投资管理阶段 | 第20-21页 |
·退出阶段 | 第21-22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基本概念 | 第22-25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定义 | 第22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目标 | 第22-23页 |
·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模式的分类 | 第23-25页 |
3 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内容 | 第25-30页 |
·美国 | 第25-27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立法的变迁 | 第25-26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思路 | 第26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措施 | 第26-27页 |
·英国 | 第27-28页 |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立法的变迁 | 第27页 |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思路 | 第27-28页 |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措施 | 第28页 |
·日本 | 第28-30页 |
·日本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立法的变迁 | 第28页 |
·日本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思路 | 第28-29页 |
·日本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措施 | 第29-30页 |
4 美英日三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综合比较与启示 | 第30-38页 |
·综合比较 | 第30-35页 |
·三种监管模式的比较 | 第30-31页 |
·监管重点的比较 | 第31页 |
·监管趋势的比较 | 第31-35页 |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8页 |
·明确监管主体 | 第35-36页 |
·采取分类化的监管模式 | 第36-37页 |
·加强行业自律 | 第37-38页 |
5 国外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借鉴 | 第38-55页 |
·后危机时代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趋势 | 第38-40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现状 | 第40-48页 |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过程的监管现状 | 第40-44页 |
·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监管模型分析 | 第44-46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监管体制缺陷 | 第46-48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改革的借鉴 | 第48-55页 |
·加强融资阶段资金管理 | 第48-50页 |
·改进投资管理方式 | 第50-51页 |
·完善退出管理制度 | 第51-53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监管的选择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