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冰点·人物》“非典型”报道研究(2006-2015)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1.2 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1.2 研究对象:《冰点·人物》 | 第11-12页 |
1.2.1《冰点·人物》简介 | 第11-12页 |
1.2.2《冰点·人物》发展历程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1.3.1 人物报道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冰点·人物》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5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非典型”人物:“冰点”报道的人物选择框架 | 第17-28页 |
2.1 《冰点·人物》的非典型人物报道 | 第17-21页 |
2.1.1 典型人物报道与“非典型”人物报道 | 第17-18页 |
2.1.2 “冰点”人物框架选择理念 | 第18-21页 |
2.2 “冰点”人物的报道类型分析 | 第21-25页 |
2.2.1 人物分类 | 第21-23页 |
2.2.2 主题选择 | 第23-24页 |
2.2.3 人物故事类型 | 第24-25页 |
2.3 人物选择的框架标准 | 第25-28页 |
2.3.1 “平凡人之不平凡事”的框架 | 第25-26页 |
2.3.2 “小人物折射大社会”的框架 | 第26页 |
2.3.3 “个人叙事引导公共价值”的框架 | 第26-28页 |
3 去“典型化”:“冰点”人物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第28-38页 |
3.1 报道框架:去“典型化”的人物报道 | 第28-31页 |
3.1.1 个性化的人物塑造 | 第29页 |
3.1.2 精彩的故事叙述 | 第29-30页 |
3.1.3 宏大的主题呈现 | 第30-31页 |
3.2 框架修辞:人物报道的修辞方式 | 第31-34页 |
3.2.1 细节塑造人物 | 第32-33页 |
3.2.2 大量使用引语 | 第33-34页 |
3.2.3 穿插背景材料 | 第34页 |
3.3 框架结构:故事叙述的结构选择 | 第34-38页 |
3.3.1 设置冲突和悬念 | 第35-36页 |
3.3.2 结尾处发人深省 | 第36-38页 |
4 问题与发展路径:“冰点”人物报道的框架批评 | 第38-45页 |
4.1 框架理论视角下《冰点·人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4.1.1 叙述话语的主观性 | 第38-39页 |
4.1.2 叙事模式的套路化 | 第39页 |
4.2 纸媒式微背景下《冰点·人物》面临的挑战 | 第39-41页 |
4.2.1 新媒体挤压人物报道空间 | 第39-40页 |
4.2.2 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质变 | 第40-41页 |
4.3 提升《冰点·人物》人物报道效果的路径 | 第41-45页 |
4.3.1 坚持“非典型”的报道理念 | 第41-42页 |
4.3.2 探索新媒体叙事形式 | 第42页 |
4.3.3 实现多媒介融合传播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