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2页 |
1.1 H_2S的简介及目前存在的检测方法 | 第11-13页 |
1.2 荧光分子探针 | 第13-14页 |
1.3 荧光检测机理 | 第14-19页 |
1.3.1 聚集诱导发光 | 第14-16页 |
1.3.2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 第16-18页 |
1.3.3 聚集诱导发光 +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 第18-19页 |
1.4 脂质体纳米粒子 | 第19-23页 |
1.5 硫化氢检测的荧光探针 | 第23-30页 |
1.5.1 基于叠氮基与硫化氢的还原反应检测硫化氢 | 第23-26页 |
1.5.2 基于硝基与硫化氢的还原反应 | 第26页 |
1.5.3 基于亲核加成反应检测硫化氢 | 第26-28页 |
1.5.4 基于芳硝基醚与硫化氢的反应 | 第28-30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与性能 | 第32-47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40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3页 |
2.2.2 测试与仪器 | 第33-35页 |
2.2.3 合成路线 | 第35页 |
2.2.4 探针的合成与制备 | 第35-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2.3.1 TPE-CHO的表征 | 第40-41页 |
2.3.2 TPE-2 的表征 | 第41-42页 |
2.3.3 TPE-1 的表征 | 第42-43页 |
2.3.4 TPE-2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3-45页 |
2.3.5 阳离子脂质体纳米粒子的粒径、形态以及Zeta电位 | 第45-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荧光探针对H_2S的检测和成像研究 | 第47-72页 |
3.1 引言 | 第47-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4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49页 |
3.2.2 测试及仪器 | 第49-50页 |
3.2.3 阳离子脂质体纳米探针光谱学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3.2.4 细胞毒性 | 第52-53页 |
3.2.5 细胞荧光成像 | 第53页 |
3.2.6 斑马鱼荧光成像研究 | 第53-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71页 |
3.3.1 UV-Vis吸收光谱 | 第54-55页 |
3.3.2 体系荧光光谱随硫化氢浓度的变化 | 第55-59页 |
3.3.3 体系荧光光谱对时间的响应 | 第59-60页 |
3.3.4 阳离子脂质体纳米探针对硫化氢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分析 | 第60-63页 |
3.3.5 pH对阳离子脂质体纳米探针检测硫化氢的影响 | 第63-64页 |
3.3.6 探针TPE-1 检测硫化氢机理研究 | 第64-65页 |
3.3.7 细胞毒性分析 | 第65-66页 |
3.3.8 细胞荧光成像 | 第66-69页 |
3.3.9 斑马鱼体内荧光成像 | 第69-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