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局域网(LAN)、城域网(MAN)论文

运营商IP城域网的网络架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引言第9页
    1.2 研究的内容第9-10页
    1.3 研究的目标第10-11页
    1.4 论文安排第11-12页
第二章 IP城域网的发展和现状第12-25页
    2.1 国内外发展趋势第12-13页
    2.2 IP城域网现有架构第13-16页
    2.3 IP城域网现有技术分析第16-23页
        2.3.1 路由器与路由协议第16页
        2.3.2 自治系统第16-17页
        2.3.3 OSPF第17-21页
        2.3.4 BGP第21-23页
    2.4 IP城域网现有路由结构第23-25页
第三章 IP城域网现存问题分析和优化第25-40页
    3.1 IP城域网结构现存问题第25页
    3.2 IP城域网路由现存问题第25-26页
    3.3 IP城域网结构优化思路第26页
        3.3.1 接入层结构优化第26页
    3.4 IP城域网路由优化思路第26-34页
        3.4.1 IS-IS的基本概念第26-30页
        3.4.2 IS-IS和OSPF的比较第30-31页
        3.4.3 IGP优化思路第31-33页
        3.4.4 BGP优化思路第33-34页
    3.5 MPLS VPN部署第34-40页
第四章 IP城域网优化实施方案第40-45页
    4.1 实施总体内容第40页
    4.2 实施阶段划分第40-42页
    4.3 路由优化实施步骤第42页
    4.4 MPLS部署第42-43页
    4.5 实施要点分析第43-44页
        4.5.1 删除OSPF进程的影响第43页
        4.5.2 BGP路由宣告方式第43-44页
    4.6 优化实施的回退第44-45页
        4.6.1 实施回退的必要性第44页
        4.6.2 实施回退的步骤第44-45页
第五章 优化流量流向和业务影响分析第45-61页
    5.1 IP城域网入方向流量第45页
    5.2 IP城域网出方向流量第45-47页
    5.3 IP城域网内部第47-48页
    5.4 业务影响分析第48-50页
    5.5 业务影响模拟第50-57页
        5.5.1 模拟环境第50-52页
        5.5.2 模拟过程第52-57页
    5.6 优化结果分析第57-61页
        5.6.1 故障点的优化第57-58页
        5.6.2 路由条目的优化第58-61页
第六章 IP城域网新技术介绍第61-65页
    6.1 BRAS双机热备技术第61-65页
        6.1.1 现存问题第61页
        6.1.2 解决方案第61页
        6.1.3 双机热备技术分析第61-62页
        6.1.4 双机热备技术实现过程第62-64页
        6.1.5 双机热备技术在IP城域网的阻碍第64-65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65-66页
    7.1 总结第65页
    7.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靶向CXCL10-CXCR3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实时监测同种移植排斥的研究
下一篇:HIV-1和HCV在注射吸毒人群的传播瓶颈和毒株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