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绪论 | 第12-42页 |
|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 第12-18页 |
| 二、空间叙事学研究综述 | 第18-30页 |
|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30-42页 |
| 第一章 荒野与古堡 | 第42-70页 |
| 第一节 分层叙事与民族意识 | 第43-51页 |
| 一、叙事结构的嵌套 | 第44-47页 |
| 二、鬼屋与遗产 | 第47-51页 |
| 第二节 时间缺席与建国神话 | 第51-56页 |
| 第三节 城堡与密林:心理空间的外化 | 第56-70页 |
| 一、密闭空间:被围困的现代人 | 第56-60页 |
| 二、美女之死与男性气质问题 | 第60-63页 |
| 三、欲与罚:传统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 第63-70页 |
| 第二章 美国哥特式小说中的城乡空间 | 第70-100页 |
| 第一节 魔鬼与宝藏 | 第71-75页 |
| 第二节 侦探小说与都市哥特 | 第75-88页 |
| 一、侦探小说与城市经验 | 第78-82页 |
| 二、媒介与三重空间 | 第82-85页 |
| 三、陌生人与“异托邦” | 第85-88页 |
| 第三节 空间与主体 | 第88-100页 |
| 一、寓言,还是写实? | 第89-93页 |
| 二、主体的崩溃与新主体的生成 | 第93-100页 |
| 第三章 花园与机器:哥特式与田园理想 | 第100-124页 |
| 第一节 中间景观社会 | 第101-107页 |
| 第二节 老宅新人:历史的重负与重生 | 第107-114页 |
| 一、老宅:历史的空间表征 | 第107-110页 |
| 二、人物与空间的对称并置 | 第110-114页 |
| 第三节 《福谷传奇》与美式乌托邦 | 第114-124页 |
| 一、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 第114-117页 |
| 二、《福谷传奇》中的城乡视域 | 第117-124页 |
| 第四章 黑暗之心:航海哥特式小说 | 第124-144页 |
| 第一节 哥特式的海洋 | 第125-127页 |
| 第二节 戛然而止的旅程与逃离的渴望 | 第127-135页 |
| 第三节 《白鲸记》:国家隐喻与新美国的期望 | 第135-144页 |
| 一、诗与史:《白鲸记》的哥特式风格 | 第135-139页 |
| 二、国家象征与帝国视野 | 第139-144页 |
| 结论 | 第144-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62-164页 |
| 后记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