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信用环境突变下既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7-19页
2 相关理论及方法综述第19-28页
    2.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及融资模式第19-20页
        2.1.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1.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模式第19-20页
    2.2 信用环境及突变的概念界定第20-22页
        2.2.1 信用环境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2.2.2 信用环境突变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3 风险评价理论第22-23页
        2.3.1 风险评价的定义第22-23页
        2.3.2 风险评价的过程第23页
    2.4 相关方法第23-28页
        2.4.1 物元可拓理论第23-26页
        2.4.2 信息熵权法第26-28页
3 既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8-36页
    3.1 既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识别第28-31页
        3.1.1 信用环境突变状况分析第28-29页
        3.1.2 信用环境突变下融资平台风险因素分析第29-31页
    3.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36页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1页
        3.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确定第31-32页
        3.2.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第32-33页
        3.2.4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36页
4 既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6-41页
    4.1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6-37页
        4.1.1 确定权重方法比较第36页
        4.1.2 风险评价的方法比较第36-37页
        4.1.3 选取风险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第37页
    4.2 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7-41页
        4.2.1 物元的构建第37-39页
        4.2.2 权重的确定第39页
        4.2.3 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评价第39-41页
5 上海久事公司融资平台的实证研究及风险评价第41-52页
    5.1 上海久事公司简介第41页
    5.2 上海久事公司风险评价第41-48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48-49页
    5.4 融资平台转型建议第49-52页
6 结论及展望第52-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2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主要成果第58-60页
附录第60-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前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疫病流行与政府应对(1947-1954)
下一篇:基于格网GIS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