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课程与教学论 | 第17页 |
2.1.2 博士学位论文 | 第17-18页 |
2.1.3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 第18页 |
2.2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2.2.1 选择样本的依据 | 第18-19页 |
2.2.2 研究对象概述 | 第19页 |
2.2.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基于样本学位论文质量的多维度分析 | 第21-38页 |
3.1 样本学位论文选题内容分析 | 第21-24页 |
3.1.1 选题内容的学科分布情况 | 第21-22页 |
3.1.2 选题内容的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3.1.3 选题内容的要素分布情况 | 第23-24页 |
3.2 样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分析 | 第24-31页 |
3.2.1 样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概况 | 第24-26页 |
3.2.2 样本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 | 第26-28页 |
3.2.3 样本学位论文被引用、下载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3.2.4 样本学位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分析 | 第30-31页 |
3.3 样本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前相关成果发表情况及后续发展情况分析 | 第31-35页 |
3.3.1 相关成果发表情况分析 | 第31-33页 |
3.3.2 后续发展情况 | 第33-35页 |
3.4 样本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情况分析 | 第35-38页 |
3.4.1 论文整体结构 | 第35-36页 |
3.4.2 编写规范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样本博士学位论文呈现的特点与不足 | 第38-42页 |
4.1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样本博士学位论文呈现的基本特点 | 第38-40页 |
4.1.1 专业前沿理论和一线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 | 第38页 |
4.1.2 文献涉阅量大,研究视野开阔 | 第38-39页 |
4.1.3 论文写作规范、严谨,具有科学性 | 第39-40页 |
4.1.4 论文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 第40页 |
4.2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样本博士学位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40-42页 |
4.2.1 部分论文存在格式不规范的情况 | 第40-41页 |
4.2.2 部分理论研究滞后于教育实践 | 第41页 |
4.2.3 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现象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思考与启示 | 第42-51页 |
5.1 研究生培养角度 | 第42-47页 |
5.1.1 建立健全招生录取制度,从生源入手保障博士培养质量 | 第42-43页 |
5.1.2 加大博士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投入,为学位论文研究提供经费保障 | 第43-44页 |
5.1.3 严格导师负责制,让论文得到高水平的指导 | 第44-45页 |
5.1.4 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保证博士生的研究能力 | 第45-47页 |
5.2 研究生质量评估角度 | 第47-49页 |
5.2.1 从评价指标入手,建立规范的论文评审标准 | 第47-48页 |
5.2.2 建立健全博士生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5.2.3 通过过程性监控提高论文质量 | 第49页 |
5.3 研究生自身角度 | 第49-51页 |
5.3.1 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提高自身学术素养 | 第49-50页 |
5.3.2 保障论文研究时间,合理协调与其他事项的关系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