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1 绪论 | 第19-38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研究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实践价值 | 第2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35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5-30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0-35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研究思路 | 第35页 |
·研究基本框架 | 第35-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2 中国农村城镇化制约因素及其实证分析 | 第38-69页 |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 第38-44页 |
·1949 年-1957 年起步发展阶段 | 第38-39页 |
·1958 年-1965 年不稳定发展阶段 | 第39-40页 |
·1966 年-1977 年停滞发展阶段 | 第40-41页 |
·1978 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 第41-44页 |
·农村城镇化现状分析 | 第44-53页 |
·我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 | 第44-48页 |
·我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 | 第48-49页 |
·我国城镇化发展协调性判断 | 第49-53页 |
·影响农村城镇化因素分析 | 第53-62页 |
·影响城镇化的资源条件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影响城镇化的经济产业因素分析 | 第56-59页 |
·影响城镇化的政策文化因素分析 | 第59-62页 |
·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62-69页 |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徙模型及现实障碍 | 第69-93页 |
·农民迁徙的经济决策模型 | 第69-72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特征 | 第72-86页 |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利用状况 | 第72-75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 | 第75-80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 第80-83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特征 | 第83-86页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障碍 | 第86-90页 |
·户籍制度制约 | 第87页 |
·土地流转不畅 | 第87-88页 |
·乡镇企业下滑 | 第88页 |
·城镇建设滞后 | 第88-89页 |
·城镇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89-90页 |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 第90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综合分析 | 第90-93页 |
4 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创新 | 第93-117页 |
·户籍制度的由来 | 第93-96页 |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 | 第93-95页 |
·对新中国户籍制度的评价 | 第95-96页 |
·户籍制度的弊端 | 第96-100页 |
·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阻碍 | 第96-97页 |
·传统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影响 | 第97-99页 |
·传统户籍制度对城镇发展的障碍 | 第99-100页 |
·我国户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进程 | 第100-104页 |
·2000 年以前的户籍制度改革 | 第101-102页 |
·2000 年以后的户籍制度改革 | 第102-103页 |
·对户籍制度改革进程的评述 | 第103-104页 |
·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瓶颈 | 第104-108页 |
·城镇准入门槛难以跨越 | 第104-105页 |
·改革政策偏于表面化 | 第105页 |
·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 第105-106页 |
·户籍制度改革缺乏法律引导 | 第106-107页 |
·公共设施与服务严重匮乏 | 第107-108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思路、时机、原则 | 第108-114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 | 第108-109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 | 第109-110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时机 | 第110-112页 |
·户籍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 第112-114页 |
·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 第114-117页 |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第114页 |
·推进农村物权资本化,建立资本流动机制 | 第114-115页 |
·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形成动态管理模式 | 第115-116页 |
·改变行政资源配置方式,加大中央支持力度 | 第116-117页 |
5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创新 | 第117-140页 |
·城市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17-120页 |
·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 | 第117-118页 |
·我国城市现行土地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18-120页 |
·城镇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城市土地制度创新 | 第120-123页 |
·创新现行城市土地所有权制度 | 第120-121页 |
·统一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 | 第121-122页 |
·建立合理有效的委托代理制度 | 第122页 |
·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及价格机制 | 第122-123页 |
·理清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关系 | 第123页 |
·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及现状 | 第123-129页 |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历程 | 第123-126页 |
·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 | 第126-129页 |
·农村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29-132页 |
·土地产权定位较模糊 | 第130页 |
·超小规模细碎化经营 | 第130页 |
·土地流转非正常进行 | 第130-131页 |
·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 | 第131页 |
·农地承包期频繁变动 | 第131-132页 |
·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 | 第132-134页 |
·完善土地经营权创新模式 | 第132-133页 |
·变革土地集体所有权创新模式 | 第133-134页 |
·再造土地制度创新模式 | 第134页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134-137页 |
·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 第134-135页 |
·实现土地经营权自由流转 | 第135-136页 |
·强化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权 | 第136页 |
·丰富失地农民的安置模式 | 第136-137页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37-140页 |
·坚持多样化和因地制宜 | 第137页 |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 第137-138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138页 |
·解决好土地交换权利缺失问题 | 第138-139页 |
·加强农业土地立法工作 | 第139-140页 |
6 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企业制度创新 | 第140-152页 |
·乡镇企业产权改造给城镇化和非农经济带来的影响 | 第140-142页 |
·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2-146页 |
·国家政策支持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 | 第142-143页 |
·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发展给农村带来负面影响 | 第143-145页 |
·农村条件无法满足乡镇企业发展需求 | 第145页 |
·城镇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条件 | 第145-146页 |
·乡镇企业为城镇发展创造广大空间 | 第146页 |
·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发展的战略举措 | 第146-152页 |
·提供法律法规支持 | 第146-148页 |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 第148-149页 |
·建设工业园区 | 第149页 |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 第149-151页 |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151-152页 |
7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体制创新 | 第152-168页 |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对城镇化的影响 | 第152-154页 |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基本保障 | 第152-153页 |
·城镇基础设施影响着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 第153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制约着城镇经济收益 | 第153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有积极推动作用 | 第153-154页 |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现状 | 第154-157页 |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 第157-161页 |
·缺乏多元化且稳定的融资渠道 | 第157页 |
·总量上不能满足城镇经济社会需要 | 第157-158页 |
·投资成本较高且经营效率低下 | 第158-159页 |
·设计、规划、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 | 第159-160页 |
·忽视了公用设施配套建设的重要性 | 第160页 |
·存在区域建设不平衡问题 | 第160-161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内容 | 第161-163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的原则 | 第161页 |
·城镇基础公用设施市场化改革目标 | 第161-162页 |
·城镇基础公用设施市场化改革内容 | 第162-163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 | 第163-168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 | 第163-165页 |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65-168页 |
8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 第168-183页 |
·城镇管理体制现状与特征 | 第168-171页 |
·城镇管理体制现状 | 第168-170页 |
·城镇管理体制特征 | 第170-171页 |
·城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的深层次分析 | 第171-175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172页 |
·问题背后存在的深层次根源分析 | 第172-175页 |
·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思路 | 第175-177页 |
·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 第175页 |
·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175-176页 |
·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176-177页 |
·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 第177-183页 |
·城镇发展过程中行政环境的变化及制度要求 | 第177-178页 |
·改革城镇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 第178-183页 |
9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183-201页 |
·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特征 | 第183-186页 |
·社会保障现状 | 第183-184页 |
·社会保障制度特征 | 第184-186页 |
·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和根源分析 | 第186-189页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主要问题 | 第186-187页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根源分析 | 第187-189页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目标和和思路 | 第189-193页 |
·构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 第189-192页 |
·构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和思路 | 第192-193页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 第193-201页 |
·社会救助方面 | 第193-195页 |
·社会保险方面 | 第195-199页 |
·社会福利与住房保障方面 | 第199-201页 |
10 结语 | 第201-205页 |
·主要结论 | 第201-203页 |
·创新之处 | 第203-204页 |
·不足之处 | 第204-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10页 |
致谢 | 第210-211页 |
个人简历 | 第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