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坡度理论分布与分辨率的关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坡度理论分布第9页
        1.1.2 DEM及其分辨率第9-10页
        1.1.3 DEM的采样间距和平滑作用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DEM分辨率第11-12页
        1.2.2 坡度理论分布第12-13页
        1.2.3 坡度理论分布与DEM分辨率关系第13-14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及特点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特点第15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第17-27页
    2.1 数据第17-22页
        2.1.1 样区概况第17-19页
        2.1.2 数据准备第19-21页
        2.1.3 数据预处理第21-22页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7页
        2.2.1 DEM适宜分辨率的确定方法第22-23页
        2.2.2 坡度理论分布的分析第23-25页
        2.2.3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三章 DEM适宜分辨率的确定第27-35页
    3.1 基于信息含量的确定方法第27-28页
    3.2 基于采样定理的确定方法第28-29页
    3.3 适宜栅格尺寸确定结果验证第29-35页
        3.3.1 地形形态分析第29-31页
        3.3.2 等高线分析第31-33页
        3.3.3 水文地貌关系分析第33-35页
第四章 高程梯度与DEM分辨率关系第35-45页
    4.1 高程梯度空间结构与分辨率关系第35-38页
        4.1.1 高程梯度空间格局一般变化特征第35页
        4.1.2 高程梯度表面信息量变化第35-38页
    4.2 高程高梯度统计特征与分辨率关系第38-43页
        4.2.1 高程梯度值域与分辨率的关系第38-41页
        4.2.2 高程梯度标准差与分辨率的关系第41-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坡度理论分布与DEM分辨率的关系第45-64页
    5.1 高程梯度联合方差(σg)与分辨率关系第45-48页
        5.1.1 高程梯度联合方差随分辨率的变化第45-47页
        5.1.2 平滑作用和采样间距的影响第47-48页
    5.2 相关统计特征与分辨率关系第48-54页
        5.2.1 坡度平均值随分辨率的变化第48-51页
        5.2.2 坡度标准差随分辨率的变化第51-54页
    5.3 频率曲线变化第54-62页
        5.3.1 频率曲线随分辨率总体变化第54-59页
        5.3.2 频率曲线随平滑程度和采样间距的变化第59-61页
        5.3.3 直方图相似度指数随分辨率的变化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7页
    6.1 结论第64-66页
    6.2 讨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附录第72-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含能材料性能及HMX基PBX热分解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下一篇:CL-20/TNT共晶、RDX缺陷晶体及其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MD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