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主要数学符号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贡献 | 第15-16页 |
1.3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同时同频全双工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同时同频全双工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2.2.1 同时同频全双工模型 | 第19-20页 |
2.2.2 同时同频全双工研究成果 | 第20-22页 |
2.3 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抑制技术 | 第22-28页 |
2.3.1 频域自干扰抑制技术 | 第22-25页 |
2.3.2 时域自干扰抑制技术 | 第25-27页 |
2.3.3 波束成形自干扰抑制技术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两发两收全双工模拟反馈式自干扰抑制关键算法 | 第29-54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非反馈式自干扰抑制 | 第29-35页 |
3.2.1 非反馈式自干扰抑制模型 | 第29-33页 |
3.2.2 自干扰抑制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3.3 模拟反馈式自干扰抑制 | 第35-39页 |
3.3.1 模拟反馈式自干扰抑制模型 | 第35-36页 |
3.3.2 自干扰抑制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3.4 调制波形对自干扰抑制的影响 | 第39-44页 |
3.4.1 QAM调制信号模型 | 第40-41页 |
3.4.2 CPM调制信号模型 | 第41-42页 |
3.4.3 干扰抑制比分析 | 第42-44页 |
3.5 仿真与验证 | 第44-53页 |
3.5.1 模拟反馈式与非反馈式数字自干扰抑制对比仿真 | 第44-50页 |
3.5.2 调制波形数字自干扰抑制对比仿真 | 第50-52页 |
3.5.3 仿真小结 | 第52-53页 |
3.6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两发两收全双工模拟反馈式自干扰抑制实现与验证 | 第54-77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模拟反馈式自干扰抑制总体结构 | 第54-59页 |
4.2.1 架构设计 | 第54-55页 |
4.2.2 帧结构设计 | 第55-58页 |
4.2.3 功能划分 | 第58-59页 |
4.3 模拟反馈式数字自干扰抑制单元设计 | 第59-70页 |
4.3.1 自干扰信道估计单元设计 | 第60-66页 |
4.3.2 自干扰重建及抑制单元设计 | 第66-68页 |
4.3.3 资源开销及分析 | 第68-70页 |
4.4 测试与分析 | 第70-76页 |
4.4.1 测试平台 | 第70-72页 |
4.4.2 模块功能测试 | 第72-74页 |
4.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4.5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7-7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附件1 | 第85-86页 |
附件2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