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炎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炎性肠病概述 | 第10页 |
1.1.2 炎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3 炎性肠病的药物治疗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节NF-κB与炎性肠病 | 第12-14页 |
1.2.1 NF-κB的结构 | 第13页 |
1.2.2 NF-κB的活化途径 | 第13页 |
1.2.3 NF-κB与炎性肠病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香菇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1 香菇菌多糖概述 | 第14页 |
1.3.2 香菇菌多糖的功能研究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课题立论依据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38页 |
第一节 香菇菌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节 香菇菌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期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香菇菌多糖对克罗恩病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3.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第四节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预防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2.4.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4.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第五节 香菇菌多糖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2.5.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5.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第六节 香菇菌多糖治疗炎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 第26-38页 |
2.6.1 实验材料 | 第26-29页 |
2.6.2 实验方法 | 第29-37页 |
2.6.3 统计方法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8-55页 |
第一节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治疗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 | 第38-44页 |
3.1.1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2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3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小鼠结直肠长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4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小鼠结直肠大体形态的影响 | 第41-43页 |
3.1.5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小鼠结直肠组织损伤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香菇菌多糖对炎性肠病预防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 | 第44-48页 |
3.2.1 香菇菌多糖预防性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2 香菇菌多糖预防性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一般状况和疾病活动指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香菇菌多糖预防性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结直肠长度的影响 | 第46页 |
3.2.4 香菇菌多糖预防性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结直肠大体形态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5 香菇菌多糖预防性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小鼠结直肠组织损伤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三节 香菇菌多糖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3.3.1 香菇菌多糖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的影响 | 第48页 |
3.3.2 香菇菌多糖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小鼠肿瘤形成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3 香菇菌多糖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第49页 |
第四节 香菇菌多糖治疗炎性肠病作用机制研究的实验结果 | 第49-55页 |
3.4.1 钙流检测香菇菌多糖对炎症因子激活的TLR4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 第49-50页 |
3.4.2 香菇菌多糖对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 | 第50-53页 |
3.4.3 香菇菌多糖对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 | 第53-5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