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黄土高原次生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 选题依据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3.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0-14页
        1.3.2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1.3.3 不同根域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1 实验内容第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响应第19-3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2.1.2 样品采集第19-20页
        2.1.3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第20页
        2.1.4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以及基因可变区片段的扩增分析第20页
        2.1.5 PCR产物的纯化和文库混合第20-21页
        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1页
        2.1.7 数据统计分析第21-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4页
        2.2.1 土壤环境因子分析第22-24页
        2.2.2 土壤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第24-26页
        2.2.3 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26-28页
        2.2.4 植被类型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28-30页
        2.2.5 土壤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30-34页
    2.3 讨论第34-35页
    2.4 结论第35-36页
第三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植被不同根域部位的响应第36-5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3.1.1 样品采集第36页
        3.1.2 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页
        3.1.3 数据统计分析第36-3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7-52页
        3.2.1 木本和草本植物不同根域细菌和古细菌群落分析第37-49页
        3.2.2 木本和草本植物不同根域真菌群落分析第49-52页
    3.3 讨论第52-53页
    3.4 结论第53-55页
第四章 主要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视觉文化视域中的“观看”--以老照片为例
下一篇:加味八珍汤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对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