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In和K对Ni/SiO2催化剂乙炔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乙炔加氢反应机理第10-13页
    1.3 乙炔加氢催化剂第13-18页
        1.3.1 主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第13-16页
        1.3.2 载体第16-18页
        1.3.3 碱性及氧化物助剂第18页
    1.4 给电子体的影响第18-19页
    1.5 CO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9页
    1.6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19-20页
    1.7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0-23页
        1.7.1 论文研究目的第20-21页
        1.7.2 论文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3-30页
    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23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3-24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24-27页
        2.3.1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4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4-25页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5页
        2.3.4 H_2化学吸附第25页
        2.3.5 CO化学吸附第25-26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6页
        2.3.7 C_2H_2-TPD第26页
        2.3.8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6页
        2.3.9 吡啶红外吸附 (Py-IR)第26-27页
        2.3.10 热重分析(TG-DTA)第27页
        2.3.11 拉曼光谱(Raman)第27页
        2.3.12 N2物理吸附-脱附第27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7-30页
第三章 In对Ni/SiO_2催化剂乙炔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第30-51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催化剂表征结果及讨论第31-40页
        3.2.1 H_2-TPR第31-32页
        3.2.2 XRD第32-34页
        3.2.3 TEM第34页
        3.2.4 H_2化学吸附第34-35页
        3.2.5 XPS第35-36页
        3.2.6 C_2H_4-TPD第36-38页
        3.2.7 NH_3-TPD及吡啶红外吸附(Py-IR)第38-40页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3.4 催化剂失活研究第45-50页
        3.4.1 积碳第46-48页
        3.4.2 碳化镍的形成第48-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钾对Ni_2In/SiO_2催化剂乙炔选择加氢性能影响第51-67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催化剂结构表征与讨论第52-58页
        4.2.1 H_2-TPR第52-53页
        4.2.2 XRD第53-55页
        4.2.3 CO化学吸附第55-56页
        4.2.4 C_2H_4-TPD第56-57页
        4.2.5 NH_3-TPD第57-58页
    4.3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4.4 钾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第63-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8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丙烯酰胺交联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一锅法合成石墨烯负载锰掺杂二氧化钛及其除铬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