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按体制分论文

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与实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页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第7-10页
        1.2.1 发射多波束形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7-9页
        1.2.2 余割平方波束赋形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0-12页
2 发射数字波束形成原理第12-21页
    2.1 线阵阵列模型第12-13页
    2.2 常规波束形成第13-18页
        2.2.1 波束宽度第15页
        2.2.2 波束栅瓣的位置第15-16页
        2.2.3 波束副瓣的位置及副瓣电平第16-17页
        2.2.4 波束零点位置第17页
        2.2.5 阵列低副瓣处理第17-18页
    2.3 发射多波束形成第18-20页
        2.3.1 发射多波束形成方法第18-19页
        2.3.2 常规发射多波束形成原理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算法第21-33页
    3.1 数字配相法发射波束形成算法第21-23页
    3.2 正交投影法发射波束形成算法第23-25页
    3.3 IFFT法发射波束形成算法第25-27页
    3.4 基于LCMV的低副瓣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第27-32页
        3.4.1 LCMV发射波束形成算法第27-28页
        3.4.2 低副瓣发射波束形成第28-30页
        3.4.3 稳健的低副瓣发射波束形成第30-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余割平方波束赋形算法第33-41页
    4.1 引言第33页
    4.2 凸优化和谱分解算法基础第33-36页
        4.2.1 凸优化的概念第33页
        4.2.2 谱分解的概念第33-34页
        4.2.3 凸优化和谱分解算法流程第34-36页
    4.3 基于凸优化和谱分解的余割平方波束赋形算法第36-40页
        4.3.1 目标方向图函数的构造第36-37页
        4.3.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37-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1-60页
    5.1 系统总体要求及组成第41-44页
        5.1.1 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第41-42页
        5.1.2 硬件系统组成第42-44页
    5.2 系统的主要电路设计第44-50页
        5.2.1 时钟电路第44-46页
        5.2.2 电源设计第46-47页
        5.2.3 DAC电路及中频驱动电路第47-49页
        5.2.4 SFP光纤传输电路第49-50页
    5.3 基于/WH复合正交码的发射通道幅相误差校正第50-57页
        5.3.1 多通道间幅相误差的分析第51-52页
        5.3.2 正交码幅相误差校正原理第52-54页
        5.3.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4-57页
    5.4 实测结果及分析第57-59页
        5.4.1 DAC测试第57-58页
        5.4.2 光纤传输性能结果测试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质网应激在Pm2.5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下一篇: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