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无透镜全息成像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的介绍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于无透镜全息成像的淡水藻类成像装置 | 第15-26页 |
2.1 无透镜全息成像的原理 | 第16-19页 |
2.2 无透镜全息成像装置的设计及其功能实现 | 第19-25页 |
2.2.1 设计内容 | 第19-20页 |
2.2.2 预期目标 | 第20页 |
2.2.3 总体设计 | 第20-22页 |
2.2.4 实际装置及其功能实现 | 第22-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全息图像的淡水藻类粗分类与计数算法 | 第26-42页 |
3.1 总体算法设计及其目标 | 第26-27页 |
3.2 预处理 | 第27-28页 |
3.2.1 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算法 | 第27-28页 |
3.3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超分辨率重建 | 第28-31页 |
3.3.1 压缩感知理论 | 第28-31页 |
3.3.2 两步迭代收缩算法 | 第31页 |
3.4 全息再现算法及其相关算法 | 第31-36页 |
3.4.1 角谱全息再现算法 | 第31-32页 |
3.4.2 自动对焦算法 | 第32-34页 |
3.4.3 孪生像的迭代消除算法 | 第34-36页 |
3.5 藻类细胞粗分类和计数 | 第36-40页 |
3.5.1 基于形状特征的标记分类和计数算法 | 第36-37页 |
3.5.2 基于归一化二维互相关匹配算法的计数方法 | 第37-40页 |
3.5.3 两种方法对比 | 第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50页 |
4.1 前期拍摄 | 第42-43页 |
4.2 后期图像处理 | 第43-46页 |
4.2.1 预处理 | 第43页 |
4.2.2 细胞全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 第43-44页 |
4.2.3 全息再现 | 第44-46页 |
4.3 最终粗分类结果分析对比 | 第46-49页 |
4.3.1 基于形状特征的粗分类与计数方法 | 第46-47页 |
4.3.2 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的粗分类与计数方法 | 第47-49页 |
4.3.3 两种方法对比 | 第49页 |
4.4 本文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50页 |
5.2 拟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