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4-32页 |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演进 | 第14-15页 |
·LTE概述 | 第15-21页 |
·LTE多址传输方式 | 第16-18页 |
·LTE物理层帧结构 | 第18-19页 |
·MIMO技术 | 第19-20页 |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 第20-21页 |
·LTE-Advanced概述 | 第21-26页 |
·MIMO增强 | 第22-23页 |
·载波聚合技术 | 第23-24页 |
·中继技术 | 第24-25页 |
·协作式多点传输技术 | 第25-26页 |
·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创新成果 | 第26-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二章. MU-MIMO/CoMP实现方案 | 第32-60页 |
·下行系统模型和实现流程 | 第34-37页 |
·上行系统模型和实现流程 | 第37-39页 |
·协作簇选择方案 | 第39-42页 |
·参考信号设计 | 第42-49页 |
·SRS | 第43-45页 |
·CSI-RS | 第45-46页 |
·DM-RS | 第46-49页 |
·信道估计方案和MCS的确定 | 第49-53页 |
·CQI建模 | 第49-50页 |
·SRS建模 | 第50-51页 |
·MCS重确定方案 | 第51-53页 |
·接收检测算法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三章. MU-MIMO/CoMP预编码算法研究 | 第60-82页 |
·TDD和FDD对比 | 第61-64页 |
·TDD信道互易性分析 | 第61-63页 |
·FDD下反馈量分析 | 第63-64页 |
·TDD系统预编码算法研究 | 第64-71页 |
·迫零算法 | 第64-65页 |
·块对角化算法 | 第65-66页 |
·BD+SVD算法 | 第66页 |
·多用户特征模式传输 | 第66-67页 |
·单用户波束赋形算法 | 第67-68页 |
·预编码算法的功率归 | 第68-70页 |
·预编码算法性能分析 | 第70-71页 |
·FDD系统预编码算法研究 | 第71-79页 |
·基于码本反馈 | 第72-74页 |
·反馈长期信道相关阵方案 | 第74-76页 |
·信道压缩反馈方案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四章. MU-MIMO/CoMP联合调度算法研究 | 第82-104页 |
·单用户调度算法 | 第82-83页 |
·基于容量最大化的多用户调度方案 | 第83-86页 |
·F范数联合调度方案 | 第83-84页 |
·基于容量上界的联合调度方案 | 第84-85页 |
·考虑正比公平的联合调度 | 第85-86页 |
·性能分析 | 第86页 |
·基于用户相关性的调度方案 | 第86-94页 |
·基于用户位置的调度方案 | 第87-88页 |
·基于相关系数的调度方案 | 第88-89页 |
·性能分析 | 第89-94页 |
·信道估汁误差对性能的影响 | 第94-101页 |
·SRS信道误差建模 | 第95-96页 |
·DM-RS信道误差建模 | 第96-98页 |
·性能分析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MU-MIMO/CoMP上行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第104-118页 |
·MU-MIMO上行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第104-108页 |
·已有的功率控制 | 第105页 |
·针对MU-MIMO传输的功控方案 | 第105-108页 |
·CoMP上行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第108-115页 |
·非协作系统的功控方案 | 第109-111页 |
·CoMP系统中功控方案 | 第111-114页 |
·性能分析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2-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提交的专利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