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光谱分析的发动机润滑油污染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油液检测技术方法概述第11-13页
    1.3 润滑油光谱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润滑油光谱理论基础第18-32页
    2.1 润滑油的作用第18页
    2.2 润滑油衰变机理第18-19页
    2.3 光谱原理第19-21页
        2.3.1 反射光谱第19-20页
        2.3.2 光的吸收定律第20-21页
    2.4 光谱预处理方法第21-25页
    2.5 多尺度多节点技术第25-28页
        2.5.1 多节点样条理论第25-27页
        2.5.2 自适应去冗余算法第27-28页
    2.6 优势波长选取方法第28-29页
        2.6.1 相关系数法(Correlation Coefficient)第28页
        2.6.2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第28-29页
    2.7 光谱回归模型第29-30页
    2.8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光谱实验设计与测量第32-40页
    3.1 光谱实验方案设计第32-33页
        3.1.1 反射光谱实验设计第32页
        3.1.2 透射光谱实验设计第32-33页
    3.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3-35页
    3.3 实验样品的配置第35-36页
    3.4 润滑油光谱测量第36-39页
        3.4.1 反射光谱测量第36-38页
        3.4.2 透射光谱测量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润滑油光谱数据分析第40-56页
    4.1 润滑油反射光谱分析第40-41页
    4.2 反射光谱数据预处理第41-42页
    4.3 反射率计算第42-44页
    4.4 变步长稀疏采样第44-46页
    4.5 优势波长选取第46-49页
        4.5.1 相关系数法选取优势波长第46-47页
        4.5.2 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优势波长第47-48页
        4.5.3 主成分—相关系数法选取优势波长第48-49页
    4.6 基于优势波长的回归模型第49-51页
    4.7 模型预测性能对比第51-52页
    4.8 润滑油透射光谱分析第52-54页
        4.8.1 透射光谱数据处理第52-53页
        4.8.2 透射率计算第53-54页
    4.9 回归模型第54-55页
    4.10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检测系统设计第56-69页
    5.1 总体结构设计第56-61页
    5.2 硬件电路设计第61-64页
    5.3 程序设计模块第64-66页
    5.4 系统调试及实验结果分析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聚四氟乙烯反应材料制备和动态力学特性
下一篇:白蔹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