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1.前言 | 第14-15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15-24页 |
2.1 病例选择 | 第15-20页 |
2.1.1 入组条件 | 第15-18页 |
2.1.1.1 动脉导管未闭入选标准 | 第15页 |
2.1.1.2 动脉导管未闭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2.1.1.3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标准 | 第16页 |
2.1.1.4 房间隔缺损入选标准 | 第16-17页 |
2.1.1.5 房间隔缺损排除标准 | 第17页 |
2.1.1.6 房间隔缺损诊断标准 | 第17页 |
2.1.1.7 室间隔缺损入选标准 | 第17-18页 |
2.1.1.8 室间隔缺损排除标准 | 第18页 |
2.1.1.9 室间隔缺损诊断标准 | 第18页 |
2.1.2 一般资料 | 第18-20页 |
2.2 医疗设备及仪器 | 第20-21页 |
2.3 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方法 | 第21-24页 |
2.3.1 术前准备 | 第21页 |
2.3.2 心导管及封堵术 | 第21-23页 |
2.3.2.1 肺动脉压及体肺循环比( pulmonary quantity / systemic | 第21-22页 |
2.3.2.2 PDA封堵方法 | 第22页 |
2.3.2.3 ASD封堵方法 | 第22-23页 |
2.3.2.4 VSD封堵方法 | 第23页 |
2.3.3 手术成功标准 | 第23页 |
2.3.4 术后处理 | 第23-24页 |
2.4 BNP检测方法 | 第24页 |
2.5 彩色超声检查方法 | 第24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24页 |
3 结果 | 第24-30页 |
3.1 高海拔组、低海拔组、对照组术前BNP及心脏彩超结果比较 | 第24-25页 |
3.2 A组与B组术前术后BNP变化 | 第25-26页 |
3.3 A组与B组介入前后肺动脉平均压变化 | 第26-27页 |
3.4 A组与B组术前术后彩超结果比较 | 第27-28页 |
3.5 A组与B组术前BNP与肺动脉平均压、Qp/Qs相关关系 | 第28页 |
3.6 PDA患者术前BNP与肺动脉平均压、Qp/Qs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8-29页 |
3.7 ASD患者术前BNP与肺动脉平均压、Qp/Qs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9页 |
3.8 BNP检测仪器及先心病术中图片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综述 | 第4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