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一、载纳米银TiO_2纳米管制备及表征测定 | 第14-2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7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1.1.2 实验仪器 | 第14页 |
1.1.3 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14-15页 |
1.1.4 TiO_2纳米管涂层表面观察 | 第15页 |
1.1.5 纳米银溶液的制备 | 第15-16页 |
1.1.6 纳米银溶液表征 | 第16页 |
1.1.7 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制备 | 第16页 |
1.1.8 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表征测定 | 第16页 |
1.1.9 接触角测量 | 第16页 |
1.1.10 统计分析 | 第16-17页 |
1.2 结果 | 第17-23页 |
1.2.1 TiO2纳米管SEM结果 | 第17-18页 |
1.2.2 纳米银胶体溶液外貌 | 第18-19页 |
1.2.3 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表征 | 第19-23页 |
1.2.4 接触角测量结果 | 第23页 |
1.3 讨论 | 第23-24页 |
1.3.1 TiO_2纳米管制备 | 第23页 |
1.3.2 纳米银导入 TiO_2纳米管效果 | 第23-24页 |
1.3.3 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亲水性能 | 第24页 |
1.4 小结 | 第24-26页 |
二、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抑菌性能测定 | 第26-38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6-2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模型建立 | 第27页 |
2.1.4 纳米银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27页 |
2.1.5 载纳米银TiO2纳米管抑菌试验 | 第27-28页 |
2.1.6 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2.2 结果 | 第29-35页 |
2.2.1 最小抑菌浓度 | 第29-30页 |
2.2.2 载纳米银TiO2纳米管周围浮游菌抑菌性 | 第30-31页 |
2.2.3 载纳米银TiO2纳米管表面粘附菌抑菌性 | 第31-32页 |
2.2.4 载纳米银TiO2纳米管表面粘附菌电镜观察 | 第32-33页 |
2.2.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表面 | 第33-35页 |
2.3 讨论 | 第35-37页 |
2.3.1 最小抑菌浓度 | 第35页 |
2.3.2 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对周围细菌抑菌性能 | 第35-36页 |
2.3.3 载纳米银 TiO_2纳米管对粘附细菌抑菌性能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4-45页 |
综述 种植体表面改性对骨结合和抑菌作用 | 第45-6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