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网络技术支持下高校科研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 第10页 |
1.1.2 团队协作研究成为科研运行的主要模式 | 第10页 |
1.1.3 信息时代研究生协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11-12页 |
1.2.2 现有在线协同研究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价值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1.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实践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研究生 | 第18页 |
2.1.2 科研信息化 | 第18-19页 |
2.2 在线协同研究概述 | 第19-23页 |
2.2.1 在线协同研究内涵 | 第19页 |
2.2.2 在线协同研究和线下协同研究 | 第19-21页 |
2.2.3 在线协同研究的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2.3 研究共同体概述 | 第23-26页 |
2.3.1 定义及特征 | 第23-24页 |
2.3.2 研究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第3章 相关现状调研与分析 | 第26-44页 |
3.1 调研目的及问卷的设计 | 第26-27页 |
3.2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7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41页 |
3.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统计与分析 | 第27-29页 |
3.3.2 研究生从事研究的特性 | 第29-33页 |
3.3.3 研究生科研环境的现状调查 | 第33-35页 |
3.3.4 研究生团队协作研究现状调查 | 第35-38页 |
3.3.5 研究生在线协作研究支持平台的功能需求调查 | 第38-41页 |
3.4 调研总结与反思 | 第41-44页 |
3.4.1 研究生从事研究的特性调研总结 | 第41页 |
3.4.2 研究生科研环境的现状调研总结 | 第41-42页 |
3.4.3 研究生线下科研协作现状调查总结 | 第42页 |
3.4.4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支持平台设计要领 | 第42-44页 |
第4章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模式的构建 | 第44-56页 |
4.1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44-49页 |
4.1.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 第44-47页 |
4.1.2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 | 第47-49页 |
4.2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模式设计原则 | 第49-50页 |
4.2.1 研究主体多元平等性设计原则 | 第49-50页 |
4.2.2 协同研究动力机制并重性设计原则 | 第50页 |
4.2.3 协同研究环境支持性设计原则 | 第50页 |
4.2.4 研究过程变通引领性设计原则 | 第50页 |
4.3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模式的要素分析 | 第50-51页 |
4.4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的过程模式构建 | 第51-56页 |
4.4.1 已有研究 | 第52-53页 |
4.4.2 起始阶段 | 第53页 |
4.4.3 开展阶段 | 第53页 |
4.4.4 总结阶段 | 第53-54页 |
4.4.5 协同研究主体的动力维护策略设计 | 第54-56页 |
第5章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支持平台功能框架设计 | 第56-62页 |
5.1 平台设计的思想 | 第56页 |
5.2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5.3 平台用户角色分析 | 第57-58页 |
5.4 平台工作模式分析 | 第58-59页 |
5.5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第59-62页 |
第6章 研究生在线协同研究支持平台原型的实现 | 第62-74页 |
6.1 DUCKLING简介 | 第62-63页 |
6.1.1 Duckling概念 | 第62页 |
6.1.2 Duckling功能特点 | 第62-63页 |
6.1.3 Duckling应用框架 | 第63页 |
6.2 DUCKLING平台运行环境及安装 | 第63-66页 |
6.2.1 Duckling平台运行环境指标 | 第63-64页 |
6.2.2 Duckling平台windows环境下的安装 | 第64-66页 |
6.3 平台功能模块实现 | 第66-74页 |
6.3.1 研究平台的注册登录与课题申请 | 第66-67页 |
6.3.2 研究虚拟团队管理模块 | 第67-68页 |
6.3.3 研究阶段进展管理模块 | 第68-69页 |
6.3.4 研究文献管理模块 | 第69-70页 |
6.3.5 协同研究工具在线模块 | 第70-71页 |
6.3.6 视频会议系统 | 第71-72页 |
6.3.7 其他辅助功能模块 | 第72-74页 |
第7章 平台的试用研究案例设计及效果评价 | 第74-84页 |
7.1 平台试用研究案例设计 | 第74-75页 |
7.1.1 试用目的 | 第74页 |
7.1.2 试用对象 | 第74页 |
7.1.3 试用内容 | 第74-75页 |
7.1.4 试用时间 | 第75页 |
7.1.5 试用的前期准备 | 第75页 |
7.2 平台试用具体情况及效果评价 | 第75-84页 |
7.2.1 平台试用具体情况 | 第75-80页 |
7.2.2 试用效果评价 | 第80-84页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8.1 研究总结 | 第84页 |
8.2 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8.3 研究不足 | 第85页 |
8.4 后续研究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96页 |
附录1 研究生在线协作研究支持平台需求问卷调查 | 第90-94页 |
附录2 研究支持平台二级评价量规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