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沥青加工论文

沥青基针状焦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选题背景第13页
    1.2 原料的来源、组成及性质第13-16页
        1.2.1 煤沥青第13-15页
        1.2.2 石油沥青第15-16页
    1.3 中间相炭微球概述第16-22页
        1.3.1 研究历程第16-17页
        1.3.2 MCMB的制备与分离第17-19页
        1.3.3 MCMBs形成机理第19-22页
        1.3.4 MCMBs的发展前景第22页
    1.4 针状焦概述第22-24页
        1.4.1 生产工艺第23页
        1.4.2 性能指标第23-24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4-25页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过程第27-35页
    2.1 原料及试剂第27-28页
    2.2 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3.1 原料预处理第29-30页
        2.3.2 碳化阶段第30-31页
        2.3.3 煅烧阶段第31页
    2.4 性能分析方法第31-35页
        2.4.1 元素分析第31页
        2.4.2 粘度分析第31页
        2.4.3 偏光显微镜分析第31-32页
        2.4.4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32-33页
        2.4.5 热重(TG)分析第33页
        2.4.6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3页
        2.4.7 比表面(BET)分析第33页
        2.4.8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分析第33-34页
        2.4.9 电阻率分析第34-35页
第三章 机械搅拌和石油沥青联合作用对焦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第35-47页
    3.1 PP加入量及机械作用对半焦结构影响第35-42页
        3.1.1 PP对中间相组织和半焦结构的影响第35-37页
        3.1.2 搅拌速率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37-38页
        3.1.3 搅拌方式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38页
        3.1.4 搅拌时间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38-40页
        3.1.5 XRD分析第40-41页
        3.1.6 TG分析第41-42页
    3.2 PP和机械作用对针状焦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第42-44页
        3.2.1 SEM分析第42-43页
        3.2.2 比表面积(BET)及对Pb2+的吸附性第43-44页
        3.2.3 电阻率分析第44页
    3.3 机理分析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体系介质对焦结构影响第47-57页
    4.1 EO的添加第47页
    4.2 EO加入量及机械作用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47-52页
        4.2.1 EO添加量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4.2.2 搅拌力场对碳化体系的影响第49-51页
        4.2.3 XRD分析第51-52页
    4.3 EO加入量及机械作用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第52-55页
        4.3.1 SEM分析第52-53页
        4.3.2 比表面积(BET)及EQCM分析第53-54页
        4.3.3 电阻率分析第54-55页
    4.4 反应机理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二次生长对半焦和针状焦结构的影响第57-65页
    5.1 中间相碳微球的来源第57页
    5.2 中间相微球加入量对粒径和产率的影响第57-60页
        5.2.1 偏光显微分析第57-59页
        5.2.2 软化点分析第59-60页
    5.3 中间相炭微球加入量对半焦结构的影响第60-62页
        5.3.1 偏光显微分析第60-61页
        5.3.2 XRD分析第61-62页
    5.4 中间相微球加入量对针状焦电性能影响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氨基烟腈和4,5-二氢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的合成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