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LDHs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41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LDHs的结构及性质第13-17页
        1.2.1 LDHs的结构特征第13-14页
        1.2.2 LDHs的金属阳离子种类第14-15页
        1.2.3 LDHs的金属离子摩尔比第15-16页
        1.2.4 LDHs的层间阴离子第16页
        1.2.5 LDHs的主要性质第16-17页
    1.3 LDHs的应用第17-23页
        1.3.1 LDH基固体碱催化剂第18-19页
        1.3.2 LDH基光电催化剂第19页
        1.3.3 LDH基插层复合催化剂第19页
        1.3.4 LDH基纳米复合催化剂第19-20页
        1.3.5 LDH基混合金属氧化物(MMOs)催化剂第20-21页
        1.3.6 LDH基负载金属催化剂第21页
        1.3.7 LDHs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21-23页
            1.3.7.1 LDH用作吸附材料第21-22页
            1.3.7.2 LDHs用作新型功能材料第22页
            1.3.7.3 LDHs用于医药方面第22-23页
    1.4 LDHs的剥层与表面改性第23-24页
        1.4.1 LDHs剥层形成纳米层片第23-24页
        1.4.2 LDHs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第24页
    1.5 LDHs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第24-27页
        1.5.1 活性组分的形貌尺寸第25页
        1.5.2 载体的性质第25-26页
        1.5.3 形成双金属催化剂第26-27页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4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1-45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41-42页
    2.2 催化剂表征第42-43页
        2.2.1 XRD表征第42页
        2.2.2 N2吸附-脱附表征第42页
        2.2.3 FT-IR表征第42页
        2.2.4 TEM表征第42-43页
        2.2.5 ICP元素分析第43页
        2.2.6 SEM和EDS分析第43页
    2.3 催化剂制备第43页
    2.4 催化性能第43-45页
第三章 APTS改性LDH纳米层片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第45-67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APTS改性LDH纳米层片负载Pd催化剂的的制备第46-47页
        3.2.1 LDHs的合成与剥层第46页
        3.2.2 APTS改性LDH纳米层片的合成第46-47页
        3.2.3 Pd的负载第47页
    3.3 催化测试第47-48页
    3.4 催化剂表征第48-55页
        3.4.1 XRD表征第48-50页
        3.4.2 FT-IR表征第50页
        3.4.3 SEM表征第50-51页
        3.4.4 N_2吸附表征第51-53页
        3.4.5 TEM表征第53-54页
        3.4.6 ICP表征第54-55页
    3.5 催化性能第55-60页
        3.5.1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55-56页
        3.5.2 不同APTS嫁接量的影响第56-57页
        3.5.3 不同Pd负载量的影响第57-58页
        3.5.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8页
        3.5.5 不同载体的影响第58-59页
        3.5.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59-60页
    3.6 催化机理探索第60-61页
    3.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第四章 浸渍溶剂对LDHs负载Pd催化剂的影响第67-85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LDHs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第68页
        4.2.1 MgAl-LDHs的合成及硅烷化第68页
        4.2.2 LDHs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第68页
    4.3 催化性能第68-69页
    4.4 催化剂的表征第69-73页
        4.4.1 XRD表征第69-70页
        4.4.2 N_2吸附表征第70页
        4.4.3 TEM表征第70-73页
    4.5 催化性能第73-82页
        4.5.1 制备溶剂及方法的影响第73-75页
        4.5.2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75-77页
        4.5.3 不同Pd负载量的影响第77-78页
        4.5.4 不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78-79页
        4.5.5 不同载体的影响第79-81页
        4.5.6 不同底物的影响第81-82页
    4.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5.1 论文总结第85-86页
    5.2 工作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焦与H2O和CO2的加压气化反应性及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α-氨基酰胺类Na~+通道阻断剂对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