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蹄蝠种群扩散及历史动态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 分子系统地理学常用分子标记 | 第11-12页 |
1.2.1 线粒体标记 | 第11页 |
1.2.2 线粒体控制区 | 第11-12页 |
1.3 种群扩散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 大蹄蝠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4.1 大蹄蝠的分类地位及形态学特征 | 第13页 |
1.4.2 大蹄蝠的生态学特征 | 第13-14页 |
1.4.3 大蹄蝠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研究地点概况及研究意义 | 第15-20页 |
1.5.1 自然概况 | 第15页 |
1.5.2 地质地貌 | 第15-16页 |
1.5.3 贵州兽类区系 | 第16-19页 |
1.5.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科学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采样 | 第20-21页 |
2.2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 | 第21页 |
2.3 D-loop控制区扩增和测序 | 第21-22页 |
2.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2页 |
2.5 系统发育关系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22页 |
2.6 Mantel检验和基因流估算 | 第22-23页 |
2.7 种群历史动态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4-65页 |
3.1 大蹄蝠控制区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 | 第24-25页 |
3.2 大蹄蝠种群结构 | 第25-40页 |
3.3 大蹄蝠种群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 第40-52页 |
3.4 大蹄蝠种群历史动态 | 第52-6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5-72页 |
4.1 大蹄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扩散中心 | 第65-66页 |
4.2 各种群间基因流 | 第66-67页 |
4.3 种群结构、历史动态及贵州兽类区划的探讨 | 第67-69页 |
4.4 小尺度范围内大蹄蝠偏性扩散的探讨 | 第69-70页 |
4.5 贵州省大蹄蝠分布情况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