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罗丹明B分子印迹掺氮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的选择性光催化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1、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TiO_2光催化技术简介第13页
    1.3 TiO_2光催化机理第13-14页
    1.4 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方法第14-17页
        1.4.1 贵金属沉积第14-15页
        1.4.2 表面光敏化第15页
        1.4.3 金属离子掺杂第15-16页
        1.4.4 非金属离子掺杂第16-17页
        1.4.5 半导体复合第17页
    1.5 半导体TiO_2光催化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及应用第17-19页
        1.5.1 TiO_2光催化与热催化技术的结合第17-18页
        1.5.2 TiO_2光催化与电催化技术的结合第18页
        1.5.3 TiO_2光催化与微波技术的结合第18页
        1.5.4 TiO_2光催化与超声技术的结合第18-19页
        1.5.5 TiO_2光催化与分子印迹化技术的结合第19页
    1.6 提高TiO_2光催化选择性的方法第19-21页
        1.6.1 调控TiO_2表面的电荷状态第19页
        1.6.2 氢键或疏水作用第19-20页
        1.6.3 控制TiO_2复合材料孔道第20页
        1.6.4 分子印迹增强选择性第20-21页
    1.7 分子印迹技术第21-24页
        1.7.1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1页
        1.7.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1.7.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第22-23页
        1.7.4 分子印迹TiO_2第23-24页
    1.8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4-26页
        1.8.1 研究意义第24页
        1.8.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2、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6-35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6-27页
        2.1.1 实验试剂第26页
        2.1.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2 研究方法第27-28页
    2.3 表征手段第28-29页
        2.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第28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页
        2.3.3 透射电镜(TEM)第28页
        2.3.4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28页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UV-vis DRS)第28-29页
    2.4 光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评价第29-35页
        2.4.1 光催化反应装置第29页
        2.4.2 标准曲线、空白对照和静态吸附第29-33页
        2.4.3 光催化降解活性评价第33页
        2.4.4 光催化选择性评价第33-35页
3、罗丹明B分子印迹氮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下的选择性光催化研究第35-48页
    3.1 实验部分第35-36页
        3.1.1 罗丹明B溶胶-凝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35页
        3.1.2 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第35页
        3.1.3 静态吸附第35-36页
        3.1.4 光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评价第3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6-47页
        3.2.1 制备条件对罗丹明B分子印迹氮掺杂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3.2.2 XRD分析第37-38页
        3.2.3 TEM分析第38-39页
        3.2.4 BET分析第39-40页
        3.2.5 UV-Vis DRS分析第40-41页
        3.2.6 静态吸附结果第41-42页
        3.2.7 光催化活性第42-46页
        3.2.8 稳定性第46-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的选择性光催化第48-71页
    4.1 实验部分第48-49页
        4.1.1 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N-TiO_2的制备第48页
        4.1.2 影响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光催化活性的因素第48-49页
        4.1.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条件第49页
        4.1.4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4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9-66页
        4.2.1 不同制备条件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9-52页
        4.2.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条件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4.2.3 FT-IR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4.2.4 XRD结果及分析第58页
        4.2.5 催化剂的TEM结果及分析第58-59页
        4.2.6 BET结果及分析第59-61页
        4.2.7 UV-Vis DRS结果及分析第61页
        4.2.8 光催化活性第61-65页
        4.2.9 稳定性第65-66页
    4.3 溶胶-凝胶分子印迹技术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对比第66-69页
        4.3.1 制备过程的对比第66页
        4.3.2 催化剂性能对比第66-68页
        4.3.3 降解率对比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5、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5.1.结论第71-73页
    5.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LP-1受体在大鼠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及利拉鲁肽对高糖条件下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下一篇: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IL-37、IL-4、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