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靶向APJ受体的药物再评价与可比司它抑制Apelin亚型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Apelin/APJ系统的功能和靶向APJ受体药物的发现第13-15页
        1.1.1 Apelin/APJ系统结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第13-14页
        1.1.2 靶向APJ受体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 APJ受体的同源模建、药物分子对接及虚拟筛选策略第15-17页
        1.2.1 APJ受体的同源模建第15页
        1.2.2 APJ受体的分子对接与虚拟筛选第15-17页
    1.3 Apelin/APJ系统与血小板聚集第17-18页
        1.3.1 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与血栓性疾病第17页
        1.3.2 Apelin/APJ系统与血小板聚集第17-18页
    1.4 药物再评价意义与FDA批准药物数据库第18-19页
    1.5 其他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第21-23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23-33页
    3.1 APJ受体的三级结构同源建模第23-26页
        3.1.1 下载、导入APJ序列第23页
        3.1.2 甄别、比对APJ受体模板结构第23-24页
        3.1.3 使用MODELER构建APJ序列的三维模型第24页
        3.1.4 APJ受体三维模型的评估第24-25页
        3.1.5 APJ受体三维模型的优化与再评估第25-26页
        3.1.6 APJ受体三维模型添加隐性生物膜第26页
    3.2 APJ受体结合位点的FDA药物数据库筛选第26-28页
        3.2.1 APJ受体的定义与结合位点选取第27页
        3.2.2 FDA药物数据库药物的配体定义第27-28页
    3.3 可比司它与APJ受体的分子对接第28-29页
        3.3.1 使用Auto Dock对可比司它与APJ受体进行分子对接第28-29页
        3.3.2 使用SYBYL-Surflex Dock对可比司它与APJ受体进行分子对接第29页
    3.4 血小板聚集与体外血栓的测定第29-31页
        3.4.1 测定可比司它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第29-30页
        3.4.2 测定可比司它对体外人造血管血栓形成的影响第30-31页
    3.5 ELISA检测cAMP产生第31-33页
第4章 实验结果第33-49页
    4.1 基于多模板的APJ受体同源模建第33-35页
    4.2 APJ受体活性位点的FDA药物数据库筛选第35-36页
        4.2.1 APJ受体活性位点确定第35-36页
        4.2.2 靶向APJ受体的药物筛选第36页
    4.3 可比司它与APJ受体活性位点的分子对接评价第36-38页
    4.4 药物可比司它的APJ受体靶向特异性第38-43页
        4.4.1 可比司它竞争性反转Apelin-13 抑制的c AMP水平第38-40页
        4.4.2 可比司它竞争性抑制Apelin-12,17,36 和ELABEL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第40-43页
    4.5 可比司它的生物活性研究(体外血栓形成)第43-49页
        4.5.1 可比司它单独不能诱导新西兰兔体外血栓形成,但能抑制ADP诱导的体外血栓形成第43-44页
        4.5.2 可比司它抑制Apelin-12,17,36 和ELABEL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第44-49页
第5章 讨论第49-55页
第6章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9-72页
文献翻译第72-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莱菔硫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
下一篇:莱菔硫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内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