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1 现代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缺陷 | 第11-13页 |
1.1.2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纤维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纤维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几种常见的纤维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 第15-16页 |
1.2.3 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6页 |
1.2.4 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5 现用纤维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1.3 纤维素纤维及其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1.3.1 纤维素的来源 | 第18页 |
1.3.2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8-19页 |
1.3.3 微纳米级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 第19-21页 |
1.3.4 纤维素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2 酸解法制备微纳米级纤维素纤维及表征 | 第23-33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2.1.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和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2.2.1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2 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2.3.1 硫酸浓度对纤维素纤维直径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2 处理时间对纤维素纤维直径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3 微纳米级纤维素纤维的微观形貌 | 第28-30页 |
2.3.4 硫酸酸解纤维素纤维的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2.3.5 纤维素纤维的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不同尺度纤维素纤维对水泥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 第33-40页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3-34页 |
3.1.1 实验原材料 | 第33-34页 |
3.1.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34页 |
3.2 实验方法和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2 表征方法 | 第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宏观尺度纤维素纤维水泥浆体微观结构 | 第35-36页 |
3.3.2 微米级纤维素纤维水泥浆体微观结构 | 第36-38页 |
3.3.3 纳米级纤维素纤维水泥浆体微观结构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纤维素纤维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的影响 | 第40-51页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0-41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4.1.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40-41页 |
4.2 实验方法和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4.2.2 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4.3.1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 第42-44页 |
4.3.2 热重/热差综合热分析 | 第44-46页 |
4.3.3 水化热分析 | 第46-48页 |
4.3.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8页 |
4.3.5 核磁共振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纤维素纤维对水泥浆体力学的影响 | 第51-57页 |
5.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51-52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5.1.2 实验及测试仪器 | 第51-52页 |
5.2 实验方法和测试方法 | 第52-53页 |
5.2.1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5.2.2 表征方法 | 第52-5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5.3.1 抗折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5.3.2 收缩率分析 | 第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