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均相和非均相催化 | 第8-12页 |
1.2.1 金属催化剂 | 第9-10页 |
1.2.2 酸类催化剂 | 第10页 |
1.2.3 TEMPO催化剂 | 第10-11页 |
1.2.4 负载的TPAP类催化剂 | 第11-12页 |
1.2.5 其它催化剂 | 第12页 |
1.3 异辛酸 | 第12-14页 |
1.3.1 异辛酸的用途 | 第12页 |
1.3.2 异辛酸的社会需求状况 | 第12-13页 |
1.3.3 异辛酸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分离工艺 | 第14-16页 |
1.4.1 吸附分离 | 第14-15页 |
1.4.2 离子交换法 | 第15页 |
1.4.3 液液萃取 | 第15-16页 |
1.4.4 膜分离 | 第16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操作部分 | 第18-2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1.1 反应原理 | 第18页 |
2.2 实验仪器及材质 | 第18-19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3.1 催化剂制备实验 | 第19页 |
2.3.2 异辛醇的氧化实验 | 第19-20页 |
2.3.3 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第3章 催化剂的制备研究及催化活性研究 | 第21-29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催化剂的筛选测试 | 第21页 |
3.3 合成异辛酸锰因素探究 | 第21-23页 |
3.3.1 异辛酸和氢氧化钾摩尔配比 | 第21-22页 |
3.3.2 温度对异辛酸钠合成的影响 | 第22-23页 |
3.4 异辛酸锰的合成 | 第23-26页 |
3.4.1 锰的检测方法 | 第23页 |
3.4.2 异辛酸钾和硫酸锰配比对异辛酸锰合成的影响 | 第23-24页 |
3.4.3 异辛酸钾和硫酸锰的反应温度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第24页 |
3.4.4 水油比对反应结果的 | 第24-25页 |
3.4.5 异辛酸锰合成的最优条件探究 | 第25-26页 |
3.5 异辛酸锰的生产工艺 | 第26-2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双水相体系的探究以及硫酸钾分离工艺研究 | 第29-43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双节点数据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4.2.1 双水相体系形成原理 | 第29页 |
4.2.2 实验器材 | 第29-30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30页 |
4.3 数据测定和方程拟合 | 第30-36页 |
4.3.1 双节点数据的测定结果 | 第30-36页 |
4.4 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 第36-40页 |
4.4.1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4.4.2 液液平衡数据测定结果 | 第36-40页 |
4.5 分离工艺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