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可中断负荷参与系统备用容量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系统备用容量配置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体系建立 | 第15-2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备用容量分类 | 第15-18页 |
2.2.1 发电侧备用容量分类 | 第15-17页 |
2.2.2 需求侧备用容量分类 | 第17-18页 |
2.2.3 发电侧备用容量与需求侧备用容量比较 | 第18页 |
2.3 备用容量决策方法 | 第18-20页 |
2.3.1 确定性方法 | 第18-19页 |
2.3.2 概率方法 | 第19-20页 |
2.3.3 风险方法 | 第20页 |
2.4 基于风险观点的协调 | 第20-22页 |
2.4.1 发电侧备用容量的协调 | 第21页 |
2.4.2 需求侧低电价和高赔偿两种可中断负荷的协调 | 第21页 |
2.4.3 发电侧备用容量与需求侧低电价和高赔偿两种可中断负荷的协调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节能减排背景下可中断负荷参与系统备用容量的优化配置 | 第23-37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考虑节能减排的可中断负荷参与系统备用的优化配置模型 | 第23-27页 |
3.2.1 考虑节能减排的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4页 |
3.2.2 污染物排放成本函数 | 第24-25页 |
3.2.3 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3.3 模型求解 | 第27-31页 |
3.3.1 递阶编码遗传算法简介 | 第27-29页 |
3.3.2 模型求解步骤 | 第29-31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31-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备用容量的优化配置 | 第37-54页 |
4.1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 第37-41页 |
4.1.1 机会约束模型 | 第37-38页 |
4.1.2 目标函数 | 第38-39页 |
4.1.3 约束条件 | 第39-41页 |
4.2 不确定因素处理 | 第41-44页 |
4.2.1 发电机故障停运 | 第41-43页 |
4.2.2 负荷预测误差 | 第43页 |
4.2.3 风电场出力预测误差 | 第43-44页 |
4.3 求解算法 | 第44-52页 |
4.3.1 机会约束校验 | 第44-46页 |
4.3.2 基于Monte-Carlo随机模拟遗传算法 | 第46-47页 |
4.3.3 算例分析 | 第47-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