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海洋模块钻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海洋模块钻机简述 | 第12-13页 |
1.2.2 海洋模块钻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海洋模块钻机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海洋钻机模块划分方案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典型海上石油平台模块钻机及其特点比较 | 第17-29页 |
2.1 大模块钻机 | 第17-20页 |
2.1.1 西江 23-1(XJ23-1)模块钻机 | 第17-19页 |
2.1.2 陆丰 13-2(LF13-2)模块钻机 | 第19-20页 |
2.1.3 旅大 5-2(LD5-2)和番禺 30-1(PY30-1)模块钻机 | 第20页 |
2.2 小模块钻机 | 第20-23页 |
2.2.1 绥中 36-1(SZ36-1)模块钻机 | 第20-23页 |
2.2.2 南堡 35-2(NB35-2)模块钻机 | 第23页 |
2.3 小撬块钻机 | 第23-27页 |
2.3.1 崖城PFA模块钻机 | 第23-25页 |
2.3.2 蓬莱 19-3(PL19-3)和惠州 19-2/19-3 模块钻机 | 第25-26页 |
2.3.3 PEMEX可搬迁式小模块化钻机 | 第26-27页 |
2.4 海上石油平台模块钻机结构特点比较 | 第27-28页 |
2.4.1 吊装、运输性能分析 | 第27-28页 |
2.4.2 海上连接性能分析 | 第28页 |
2.4.3 应用条件分析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钻机模块划分 | 第29-56页 |
3.1 模块化设计简述 | 第29-31页 |
3.2 海上石油平台钻机模块划分原则 | 第31-32页 |
3.3 结构单元之间关系矩阵的建立 | 第32-38页 |
3.3.1 结构单元的选择 | 第32-33页 |
3.3.2 海上石油平台钻机相关属性分析 | 第33-36页 |
3.3.3 海上石油钻机各相关属性权重分配 | 第36-38页 |
3.3.4 结构单元相关属性综合矩阵 | 第38页 |
3.4 模拟退火算法在模块划分中的实现 | 第38-44页 |
3.4.1 模拟退火算法概述 | 第38-40页 |
3.4.2 模拟退火算法的计算流程 | 第40-41页 |
3.4.3 模拟退火算法在模块划分中控制参数的确定 | 第41-44页 |
3.5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块划分实例 | 第44-54页 |
3.5.1 7000m海上石油平台钻机基本参数 | 第44-45页 |
3.5.2 钻机系统中研究设备的选择 | 第45-46页 |
3.5.3 钻机设备之间相关属性综合矩阵的建立 | 第46-53页 |
3.5.4 模块划分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海上石油平台模块钻机主要参数选择研究 | 第56-81页 |
4.1 最大钩载 | 第56-65页 |
4.1.1 概述 | 第56页 |
4.1.2 钻完井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载荷 | 第56页 |
4.1.3 最大钩载的计算方法 | 第56-58页 |
4.1.4 典型海洋钻井计算实例 | 第58-62页 |
4.1.5 数据分析 | 第62-64页 |
4.1.6 数据分析结论 | 第64-65页 |
4.2 钻井扭矩及功率 | 第65-71页 |
4.2.1 概述 | 第65页 |
4.2.2 钻井扭矩的计算方法 | 第65-68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68页 |
4.2.4 顶驱工作性能统计 | 第68-71页 |
4.3 钻井泵组功率 | 第71-75页 |
4.3.1 概述 | 第71页 |
4.3.2 钻井泵组功率计算方法 | 第71-73页 |
4.3.3 海上石油平台钻井泵组功率需求调查 | 第73-74页 |
4.3.4 几点结论 | 第74-75页 |
4.4 钻井液池容积 | 第75-80页 |
4.4.1 概述 | 第75页 |
4.4.2 钻井液池容积计算方法 | 第75页 |
4.4.3 陆地钻井液池容积分析 | 第75-76页 |
4.4.4 海洋钻井典型结构及容量计算 | 第76-77页 |
4.4.5 海洋钻井液池容量调查 | 第77-78页 |
4.4.6 钻井平台钻井液池容量调查与分析 | 第78-80页 |
4.4.7 结论 | 第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海上石油平台钻机模块结构吊装分析 | 第81-105页 |
5.1 模块钻机典型布局 | 第81-82页 |
5.2 模块吊装结构合理性评价标准 | 第82-84页 |
5.2.1 最小弯矩准则 | 第82页 |
5.2.2 应力比和挠度准则 | 第82-83页 |
5.2.3 最小应变能准则 | 第83页 |
5.2.4 评价标准的对比 | 第83-84页 |
5.3 固控钻井液池 | 第84-88页 |
5.3.1 固控钻井液池的结构尺寸 | 第84-85页 |
5.3.2 吊耳的约束与结构载荷 | 第85-86页 |
5.3.3 固控钻井液池吊装结构分析 | 第86-88页 |
5.3.4 固控钻井液池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88页 |
5.4 储存及配置钻井液池有限元分析 | 第88-92页 |
5.4.1 钻井液池的结构尺寸 | 第88-89页 |
5.4.2 吊耳的约束与结构载荷 | 第89页 |
5.4.3 储存及配置钻井液池吊装结构分析 | 第89-91页 |
5.4.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5.5 下底座中层下部撬块有限元分析 | 第92-96页 |
5.5.1 设备尺寸及布置 | 第92页 |
5.5.2 撬座结构分析 | 第92-93页 |
5.5.3 吊耳的约束与结构载荷 | 第93-94页 |
5.5.4 下底座中层下部撬块吊装结构分析 | 第94-95页 |
5.5.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5.6 下底座中层上部撬块有限元分析 | 第96-100页 |
5.6.1 设备尺寸及布置 | 第96页 |
5.6.2 撬座结构分析 | 第96-97页 |
5.6.3 吊耳的约束和载荷 | 第97-98页 |
5.6.4 下底座中层上部撬块吊装结构分析 | 第98-99页 |
5.6.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99-100页 |
5.7 钻井泵模块有限元分析 | 第100-104页 |
5.7.1 设备尺寸及布置 | 第100页 |
5.7.2 模块结构分析 | 第100-101页 |
5.7.3 吊耳的约束和载荷 | 第101-102页 |
5.7.4 模块吊装结构分析 | 第102-103页 |
5.7.5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附录 | 第112-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