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市场息差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3.2 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6-17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第2章 货币市场息差理论第19-25页
    2.1 流动性溢价理论第19-20页
    2.2 信用溢价理论第20-21页
    2.3 利率风险溢价的周期性第21-22页
    2.4 危机指示器理论第22-25页
第3章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结构和特殊性第25-38页
    3.1 我国货币市场简介第25-28页
        3.1.1 我国货币市场的演变轨迹第25-27页
        3.1.2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分类第27-28页
    3.2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28-30页
    3.3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及其息差的特殊性第30-38页
        3.3.1 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特殊性第30-32页
        3.3.2 我国货币市场息差的特殊性第32-35页
        3.3.3 造成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及其息差特殊性的原因分析第35-38页
第4章 我国货币市场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8-48页
    4.1 基本模型设定与假设第38页
    4.2 我国货币市场息差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第38-44页
        4.2.1 影响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因素第39-41页
        4.2.2 影响货币市场信用风险的因素第41-42页
        4.2.3 基本模型的拓展第42-44页
    4.3 拓展模型的实证检验第44-48页
第5章 我国货币市场息差的风险结构分析第48-55页
    5.1 流动性溢价指标第48-50页
        5.1.1 流动性溢价指标选取第48-49页
        5.1.2 格兰杰因果分析第49-50页
        5.1.3 流动性溢价指标的实证检验第50页
    5.2 信用风险溢价指标第50-52页
    5.3 基本模型的实证检验第52-55页
第6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第55-59页
    6.1 研究结论第55-56页
    6.2 对策建议第56-58页
    6.3 本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与小波多载波调制研究